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阿Q:象征与批判的符号
引用本文:肖智成.阿Q:象征与批判的符号[J].时代法学,2002(Z2).
作者姓名:肖智成
摘    要:(一 )鲁迅在 1933年写的《再谈保留》一文中说 :“《阿Q正传》 ,大约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1〕 这表明他作《阿Q正传》是为了批判国民劣根性。鲁迅又说《阿Q正传》就是要使读者“疑心到像是写自己 ,又像是写一切人 ,为此开出反省的道路。”〔2〕鲁迅就是要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 ,通过暴露他身上恶劣的集体无意识如“精神胜利法”来鞭挞愚昧落后的国民性 ,启发和激励广大群众的觉醒。阿Q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恶劣的集体无意识的象征符号 ,同时是鲁迅批判改造国民性的利斧。他认为从清末以来阿Q式国民的精神都是麻木的 ,不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