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际合作研究丛书"简介
摘    要: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事务研究所程又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和“211工程”建设课题“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目前顺利结项,所出版的一套“国际合作研究”系列丛书于2006年1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套丛书旨在解析当代国际合作的理论问题和中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的实践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只有在互利合作中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过去和当前存在于国际关系中的合作现象,早就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井得到国际关系主要学派的不同解释。在理论上,功能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国际合作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涉及对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否可能和如何实现、国家之间开展合作的障碍足什么、国家愿意合作的目的定什么、国家之间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实现合作、何种条件对于成功实现国际合作最具决定性意义等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实践中,进入21世纪,全球化使中国和世界发展所依赖的国际合作处于一个新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上的国际合作,无论是参与合作的主体、有利于合作的条件,还是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合作的影响和意义,等等,都不是现有的理论所能充分解释得了的。为了全面了解新的国际合作现象,具体分析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同时认真思考中国正在从事的各种国际合作,我们不仅必须放眼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对国际合作做整体的调研尤其是基本的理论思考,还必须就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里的中国与外国、外国集团和国际组织所开展的国际合作做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为拓展和深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国际合作寻求因应之策。在丛书之一《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作者宋秀琚博士对西方国际合作理论进行了批判,分析了它们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受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这些理论反映的主要是大国强国的自身利益,并不具有普遍性。为尝试建构一种新的国际合作理论,作者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第一,国际关系就是国家能力间的关系,国家能力的分布格局决定了国际关系的总体态势。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直接目标是通过各种方式或弥补或增强自己的能力,国家能力趋同和能力自主是国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