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相对贫困的马克思人学阐释及其三重维度
引用本文:王浩斌,李勇.相对贫困的马克思人学阐释及其三重维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1,43(6):20.
作者姓名:王浩斌  李勇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史研究”(20BKS13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17WTC22)
摘    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引致贫困形式的转换,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为厘清相对贫困的具体内涵和治理方式,大量研究对此做出阐释但普遍存在着两大误区。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出发,治理相对贫困成为人均衡而充分发展的重要前提,据此从人的主体性、本质的丰富性以及能动性这三重维度出发重新审视相对贫困的主客相对性本质、多维性表现以及内源性要义,并深刻把握相对贫困的人学内涵。

关 键 词:相对贫困  马克思人学  人的本质力量  主体性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