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马克思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
引用本文:罗诗钿.论马克思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J].唯实,2011(2):28-32.
作者姓名:罗诗钿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摘    要:由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说"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不同诠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采取了不同的模式。"五形态论"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特征的混淆,使得共和国前30年出现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危机,"一大二公"式的高度计划的极端公有制模式也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桎梏。"三形态说"澄清了两种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混淆,正确回答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模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 键 词:“五形态论”  “三形态说”  跨越“卡夫丁峡谷”  社会发展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