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制度研究
引用本文:李金龙,王宝元.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制度研究[J].求索,2007(12):226-229.
作者姓名:李金龙  王宝元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082,教授、博士,硕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ZZ017)
摘    要:抗战时期,党领导陕甘宁边区根据战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了行政区划,确立了“三级两辅”行政区划层级结构,形成了一些独具的制度特色。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制度的创设与改革不仅确保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过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制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重要启示:其一,要将行政区划制度的改革创新看作一项系统工程,综合考虑配套改革措施;其二,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发挥行政区划的经济杠杆作用;其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要适时减少行政区划层级数量,扩大管理幅度。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行政区划制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