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算法社会中亚文化传播的认知操控与应对
引用本文:李永胜何妮.算法社会中亚文化传播的认知操控与应对[J].理论学刊,2023(4):161-168.
作者姓名:李永胜何妮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004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智媒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CKS048);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人工智能助推网络舆情治理的逻辑与进路研究”(项目编号:21YJA8600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的认知是文化传播及其效果实现的主体性基础。在完整的亚文化传播链中,主体认知会以动因、媒介、情境等多重身份共同作用于亚文化传播的全流程,从而为认知操控提供了可能。算法社会中,亚文化传播认知操控主要依托认知符号操控、认知想象与情感操控、认知知觉判断和解释操控、认知底色及认知记忆操控等形式实现对人的认知植入与改造,这四者从工具逻辑逐渐向人的感性与理性逻辑延伸,最终基于时空逻辑回答了认知操控的持续性这一关键问题,既具有贯穿始终的内在统一性,又保持着层层递进的秩序性。这种认知操控既破坏了人的认知原有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从而加剧人的认知异化,导致社会关系紊乱;又会催生文化传播的虚假繁荣,煽惑算法内卷;还不免造成主流价值权威失落,污染媒介生态。为有效应对亚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操控困局,必须开展独立且联合的社会认知动员,创造科学的公共认知环境;加强算法证伪和违法惩治,消除其对认知操控的助推功能;构建面向多元主体的主流价值“认知低保”机制,防范亚文化泛滥。

关 键 词:算法  亚文化  亚文化传播  认知操控  主流价值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