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非此即彼”到“彼此追问”:以个人与群体关系为视角
引用本文:王洪波.从“非此即彼”到“彼此追问”:以个人与群体关系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作者姓名:王洪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发展中的个人与社群——以社群主义为研究对象”(项目编号:10YJC72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市2011年人才强校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8052)
摘    要:个人与群体是唯物史观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哲学史上,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主导性思维是实体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已影响甚至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此,从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向就成了理论的最新诉求。与实体性思维方式相区别,关系性思维不预先设定思考问题的前提或基础,而是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前提或基础。在关系性思维的引导下,探究个人存在的群体生活类型,重新阐明个人存在与群体生活间互渗互斥的辩证关系。

关 键 词:个人  群体  实体思维  关系思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