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区公共性何以可能?——中国的论辩与拓展
摘    要:社区公共性既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基层社会内在秩序的基础性支撑。中国社会公共性经历了理论的辩驳与实践的检验,由此形成了制度主义、结构-功能、微观公共领域、内生动力与制度互构四个视角,在深化社区公共性研究的同时,也忽略了部分特征。随着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社区公共性的未来研究要注重历史维度的社区演进逻辑、村改居社区、社区的文化心理层面以及社区公共性中层理论的研究,形成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公共性理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