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市民社会的克服、建构与归宿——兼答崔永和先生的质疑
引用本文:乔翔.市民社会的克服、建构与归宿——兼答崔永和先生的质疑[J].唯实,2008,3(5):20-24.
作者姓名:乔翔
作者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市民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极意义,但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克服市民社会的私利性特征,超越政治解放的局限,实现人的完全解放。在此意义上,“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根本性颠覆。在当代中国,需要构建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而绝非以“利己原则为基本原则”、“实现私人利益是根本目的”的所谓“现代市民社会”。

关 键 词: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人的解放  自由人联合体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5-0020-05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