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环境执法自动化裁量的法治挑战与制度因应
引用本文:孙海涛,周奇锜.环境执法自动化裁量的法治挑战与制度因应[J].行政与法,2024(3):80-92.
作者姓名:孙海涛  周奇锜
作者单位:1. 河海大学法学院;2. 河海大学公用事业法研究所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江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1FXD001;;河海大学中央高校业务经费项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行政法学教学全过程”,项目编号:B220201073;
摘    要:碳中和、碳达峰旨在实现国家和全球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治理,也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指明了方向。为提升执法效能,行政主体已逐步部署算法装置,用于环境违法问题的非现场治理。面对环境执法从街头官僚向算法官僚的转变过程,社会一般主体对技术裁量正当性的疑问成为了行政法治关注的焦点。况且,自动化裁量质效的提升通常基于对海量数据的训练,鉴于政府自身数据记录的局限性,引入并调度私人部门的数据存量用以形成更全面、准确的裁量模型,也是推进自动化裁量高水平演进的题中之义。此外,环境执法部门应正视裁量基准的正向价值,通过完善裁量话语体系的方式,达致生态友好型行政执法的法理情相统一。

关 键 词:绿色发展  环境执法  自动化裁量  程序正义  数据共享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