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空间正义视域下的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本土进展和局限
引用本文:朱政德,胡泳.空间正义视域下的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本土进展和局限[J].学习与实践,2023(10):32-41.
作者姓名:朱政德  胡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3ZDA08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抗疫动员过程中社交媒体与邻里空间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AXW006);
摘    要:当前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由于更贴合青少年“数字原住民”的习惯,在老龄化加剧的国内社会衍生风险,如何适老化成为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既往研究倾向把适老化的主旨归结至伸张代际正义,忽视老年个体在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位置优劣比年龄数值更基础地决定其能否“招架”技术迭代。因此,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应被界定为兼顾代际正义的空间正义事业,它力求在当下、未来数字社会的全尺度空间结构中,公平生产、分配那些塑造个体位置承载力的技术、制度与关系资本。目前,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的本土进展包括:在宏观空间尺度上,融合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以促成适老化;在中观空间尺度的智慧社区,实现从住宅到邻里的适老化;在微观空间尺度上,适老化改造智能终端界面与操作方式。这些进展虽有局限,但其深远意义是通过构筑全尺度的空间正义拱卫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关 键 词:数字基础设施  适老化  全尺度  空间正义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