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因应——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引用本文:廖丽.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因应——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法学评论,2023(2):187-196.
作者姓名:廖丽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规范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1AZD09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博弈论作为一种理论框架,能够分析和指导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在整个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进程中,都可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知识产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以及知识产权企业与侵权企业之间的博弈。从TRIPS谈判中的“合作博弈”到ACTA谈判中的“非合作博弈”,再到CPTPP谈判中“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交互并存,国际知识产权协定的达成都需要达成各利益方的“纳什均衡”,在各方的妥协中形成共同利益。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存在重视知识产权权利保护转向重视权利与义务(社会公益)的平衡;TRIPS-Plus特征明显;多边转向双边和区域等三大特征。面对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应正确对待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注重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对于TRIPS-Plus条款应采取“合作博弈”的态度,既不“消极接受”,也不“联合抵制”。此外,还应积极加入双边和区域协定,加大开放力度,从而在整个知识产权的国际博弈场,实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关 键 词:博弈论  中国  TRIPS-Plus  合作博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