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战后日本人公私观的变迁
引用本文:王猛.战后日本人公私观的变迁[J].日本问题研究,2017(1):1-9.
作者姓名:王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87
摘    要:战后日本人的公私观经历了三次变迁。战后初期,随着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天皇制及家族制度的解体、"灭私奉公"观念的淡化以及自由民主人权意识的上升,私的立场得到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时期,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成为日本新兴的共同体,日本传统的主从关系支配下的拟家族式的序列等级制,以及"恩情"与"奉公"的伦理融入企业制度中,日本人的奉公对象普遍指向企业,公的意识高涨。泡沫经济破灭后,终身雇佣制的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受到冲击,个人能力主义上升,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弱化,重视家庭及个人之私的趋势抬头。与此同时,对爱国心的强调、以及在国家之公与个人之私之间构筑社会公共层面的呼声,体现了日本人公私意识的新动向。

关 键 词:公私观  奉公  个人主义

Change of Japanese Public and Private View after World Wa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