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破茧之美:重绘西方传教士的文学面孔
引用本文:黄大军,伊彩霞.破茧之美:重绘西方传教士的文学面孔[J].前沿,2011(8):162-165.
作者姓名:黄大军  伊彩霞
作者单位:1.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    要:20世纪20~70年代的中国文学是文艺政治化的发展主潮,"激进"的政治功利倾向与无限的民族认同,无情地湮没了中国作家想象西方传教士的审美自由,这导致该时期作家对西方传教士的刻板化与非人化图解,以及文本反殖民主义话语的"过剩"生产。新时期以来的西方传教士书写则在一个自由多元的开放语境中,逐渐清除了独断论、工具论的文化逻辑,使西方传教士书写呈现出一种摧枯拉朽、别立新宗的破茧之美。尽管如此,新时期以来的西方传教士重绘仍留下了诸多有待超越的创作盲点。

关 键 词:西方传教士  妖魔化  创作盲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