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毛泽东对传统农业的全面改造思想论析——以《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产生的历史与逻辑为视角
引用本文:尹胜,朱春花.毛泽东对传统农业的全面改造思想论析——以《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产生的历史与逻辑为视角[J].党的文献,2017(5).
作者姓名:尹胜  朱春花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2.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
摘    要:1956年初,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农业合作化和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中的一份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农业的全面改造思想。从历史演变和发展逻辑角度看,毛泽东对农村的全面改造,接续了他早年的"新村"设想和延安时期"组织起来"的区域农村治理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又通过一五计划的全面规划形式将农业生产初步纳入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了"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强调以合作化为中心,合作社为组织载体,通过规划实现对包括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农村文化等在内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改造。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主持编写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试图通过对发展合作社基层经验的推介,使农村党组织改进领导质量和计划性,调动起农民的合作化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并从总体上明确合作化与农村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对传统农业的全面改造。毛泽东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包含社会革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三重维度,是一个使传统农业、农村实现全面改造与现代化的规划,反映出毛泽东关于农村全面治理的思想。

关 键 词: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农业合作化  传统农业  农业现代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