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褪黑素在雌性动物繁殖中的调控作用
摘    要:自1958年首次被人类发现以来,褪黑素被认为与脊椎动物繁殖有关,尤其是季节性繁殖,归因于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其分泌表现出特有的昼夜节律。脊椎动物血液中褪黑素水平的昼夜变化不仅影响动物的繁殖节律,还能调控动物体代谢活动、免疫功能和行为特点的季节性变化。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弱化了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但是也正因为褪黑素的节律性分泌特点,才使得动物繁殖乃至人类生殖具有更强的可操控性。过去60年出现了大量关注褪黑素对动物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面对当下非洲猪瘟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我国畜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经济有效地提高雌性动物繁殖力是畜牧业繁殖生产的关键。本文主要就褪黑素在雌性动物繁殖中的调控作用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主要从卵泡发育、机体激素水平、胚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目的是为该领域的一些新研究,尤其是动物繁殖或者生殖医学领域,为动物繁殖生产提供有效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