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党建工作“基础瓶颈”探析
引用本文:张树林,杨萍.党建工作“基础瓶颈”探析[J].党政干部论坛,1994(9).
作者姓名:张树林  杨萍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委组织部
摘    要:市场经济学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基础部门增长速度低于加工工业部门,而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中基础部门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的障碍,就称之为经济的“基础瓶颈”.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建工作中出现了党的基础能量不能满足党所领导的事业需求的状况,一方面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因党的基础工程“能源不足”,“交通”不畅,“原材料”短缺等因素形成了能量输出的“闸限”,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党建工作的“基础瓶颈”效应.纵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每当党的战略方向或目标转变时,党组织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自我整顿”,以改进领导方法.强化主体功能,适应变革需求.追溯“整顿”原因,其实质就是党的建设受到“基础瓶颈”的制约,党不能迅速投身到新的事业中去.客观地说,“基础瓶颈”效应使党的领导弱化,延缓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新体制下,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重视党建工作“基础瓶颈”效应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克服其消极影响.一、党建工作“基础瓶颈”的主要表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