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奋进中的工业新城——乌苏市
摘    要:乌苏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与奎屯、独山子构成北疆地区“金三角”,是东联西出的重要门户,是一个集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工业新城。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乌苏市各级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和谐稳定,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市、全国卫生达标县(县)市、自治区基层组织先进(县)市等殊荣,连续三届被评为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乌苏市不断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步伐,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构建和谐乌苏三大主题,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按照“横向找位置,纵向定目标”的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结合我市工农业发展实际确定的“四区一线”现代农业布局,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梯次升级,无公害蔬菜、番茄、国家优质细毛羊等基地与企业互利共赢。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建设中,乌苏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按照“定位、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了“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活动,为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乌苏提供坚强保证。工业园区“筑巢引凤”的发展理念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落地。光明水电石门水电站、海阁石化2.5力吨碳黑项目、中德石化3万吨燃料油和BTX(混笨)项目、天诚杰润石油化工项目、中电投2×30万KW热电厂项目、西工大科技产业园项目、10万锭气流纺项目的续建和开工,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承载力,优势产业聚集效应的发挥,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煤炭、电力、石化、水泥、纺织、啤酒、番茄制品、乳制品、粮油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68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产11.22亿元,增长7.7%;二产11.76亿元,增长21.7%;三产8.7亿元,增长13.1%,三个产业比为35:37:2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26元,比上年增加318元。展望未来,乌苏市将立足服务大石化,继续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学中共建”,努力把乌苏建成在全疆有较强影响力、富裕、文明、和谐的工业强市。

关 键 词:乌苏市  工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经济社会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准噶尔盆地  “金三角”  邓小平理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