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蔽虚无“陷阱”: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何以存在及其批判
引用本文:修晓辉,杜玉华.解蔽虚无“陷阱”: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何以存在及其批判[J].理论导刊,2023(2):52-57.
作者姓名:修晓辉  杜玉华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1VSZ123)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伴随智能媒体的更新换代,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智能化浪潮沉渣泛起,其实质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透视智能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其以虚无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为根源,依托形而上学方法论,借助智能化传播方式得以“成潮”。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操纵算法分析、假借数据识别、利用智能推送等方式设置“价值陷阱”“学术陷阱”及“舆论陷阱”,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样态,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从未改变。因此,智能时代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应当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智能场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厚植历史根基,将智能技术融入历史观教育全过程;加强制度建设,运用法治思维方式遏制智能场域历史虚无主义发展,以此解蔽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陷阱”。

关 键 词:智能时代  历史虚无主义  意识形态  批判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