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萌发·演绎·转向:话语转换视域下马克思人的本质生成逻辑探赜
引用本文:陈宝,郝新鸿.萌发·演绎·转向:话语转换视域下马克思人的本质生成逻辑探赜[J].理论导刊,2023(9):96-103.
作者姓名:陈宝  郝新鸿
作者单位:1.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方对新疆的地理考察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18BKS137);
摘    要: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密切关注和不懈探寻的问题。寻求人的彻底解放,其实质是寻求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学说的价值旨趣,也成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生成的内在动因。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借助话语表达形式得以呈现,反映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话语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人的本质话语萌发于“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理想追求,并在破解人的本质谜题中经历了一个演绎的过程,实现了由“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前提性认知话语到“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规定话语、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社会性确证话语到“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的个体性彰显话语的转变。这种人的本质话语演绎在解开人的本质谜题后,转向了实现人的本质的路径探寻,明确了共同体活动是人全面获得和占有自身本质的实践依托,指出虚假的共同体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异化,而真正的共同体是消除人的本质异化,要通过共同体活动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获得和占有,进而实现人的解放的最终依归。

关 键 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话语转换  生成逻辑  人的解放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