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树藏族自治州“十五”成就回顾
摘    要:玉树藏族自治州属欠发达的边远贫困地区。“十五”期间,玉树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的历史性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社会政治稳定为保障,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州力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生态立州、畜牧稳州、非公活州、旅游强州、项目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七大战略,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特色经济日益壮大,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全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十五”末,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亿元,比“十五”计划提高6.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14%;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602元提高到2005年的4363.6元,年均增长10.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5年完成2669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五年集计完成25.2亿元,年均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86亿元,年均增长19%,是“九五”期间的2.66倍。——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了畜牧业防灾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牧草良种基地、农牧业服务体系等建设工程和青稞、洋芋、中藏药材、蔬菜、饲草料、牛羊育肥、特种养殖等“七大”基地建设项目,五年内共建设围栏草场325.73万亩,畜棚49.04万平方米;解决了4.56万人、49.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有近16%的牧民搬出了帐篷,实现了定居,目前,全州定居牧户占总牧户的73%;农牧区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乡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牧民生产经营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商品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由以农牧业为主开始向多元经济转变,农牧民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九五”末的7%上升至目前的10%,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93.9元,年均增长6.87%。——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全州各地各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行扩大内需方针的机遇,牢固树立“不抓项目就是失职,不会抓项目就是不职称”的责任意识,把抓好项目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强州富民的重要举措,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促进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十五”期间累计开工建设637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37.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近3倍。共建成了106条县乡村公路,修建99座乡村独立桥,公路总里程达6285公里。实现了州府到省会、州府到县城的路面黑色化,县城到乡的部分公路等级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拉贡、龙青峡、聂恰河、坎达水电站先后开工建设,农(城)网改造和乡镇光伏电源项目全面实施,全州45个乡(镇)、80个村已结束了无电的历史;共争取落实地勘项目168个,储备了一批优势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旧城改造和小集镇建设全面启动,一批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场等市政设施建成或即将建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了六县危房改造工程和六县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公检法司办公用房项目,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用房和千部职工个人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完成了州府及各县的电话扩窖改造,开通了互联网宽带业务,移动通讯覆盖全州主要城镇及4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商万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紧紧抓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启动实施的历史性机遇,狠抓递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的组织实施,使生态立州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民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全州完成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种草42.5万亩;天保人工造林0.39万亩,封山育林234万亩,天然林管护573万亩;长防林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9万亩,封山育林12.2万亩,育苗0.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9%增长到2005年的3.2%;完成了2003年度退牧还草工程,实现禁牧、休牧草场712.64万亩,减畜52.47万个羊单位,生态移民3003户;“消除白色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启动实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使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民族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生产总值3亿元,比“九五”末增加2亿元;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51420人次,比“九五”末增长214%,实现旅游收入2570万元,比“九五”末增长425%;个体工商户达到2535户,注册资金3951.5万元,从业人员5016人,分别较2000年增长56.5%、69.2%和189.6%;私营企业达到67家,注册资金达到5514.8万元,从业人员近891人,分别较2000年增长204.6%、122.7%和185.3%;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年均增长9.1%;以宾馆、餐饮、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以加工制作安冲腰刀、民族服饰、帐篷、藏毯、陶艺、佛教工艺品、嘛呢石刻为主的民族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不断增加。——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了党政群机关机构改革工作,保持了连续三年行政机关人员零增长的好势头;农牧区税费改革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乡财县管乡用、财政专项资金分级管理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施,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全州电力体制改革及上划工作,国土资源、药品监督、烟草专卖、编制等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坚持不懈地推进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五”期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1个,资金达2.2亿元,是“九五”期间的6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群众利益得到维护。围绕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引导和管理服务职能,多形式引导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累计共安置城镇各类人员就业4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9%以内;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37元,年均增长9.57%。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以殛文化、教育、旅游、保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