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后祀奉
引用本文:李一鸣.天后祀奉[J].新东方,2013(5):F0003-F0003.
作者姓名:李一鸣
摘    要:<正>海南的天后祀奉最初表现为船工、海员、渔民和商贾等在海船或宫庙中供奉妈祖,祈求航海平安的家庭性祭祀,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俗性活动。妈祖原名林默,世人尊称林默娘,北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清源军莆田县湄洲岛。她自幼天资聪颖,精研医术,通晓天文气象,并致力于帮助邻里乡亲,多次对遭遇海难的渔舟商船施以救助。雍熙四年(967)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林默羽化升仙。乡人感其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建筑庙宇祀奉妈祖。自北宋至清代,历代朝廷先后36次对其予以褒封,封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宋元时期,随着闽粤商贾渔民途经或进入海南,在海口白沙门和沿海一带陆续建立天后宫。据清《琼州府志》:天后宫"一在白沙门,一在海口所,元建。"即海南第一座天后宫(妈祖庙)始建于白沙津(今白沙门)。据载,元代时海南岛已建有5座妈祖庙,至明清两代,妈祖庙已遍及琼州府13个州县。海

关 键 词:活动场所  主要表现  家庭性  民俗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