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共精神研究的中国视野
引用本文:杨四海,程倩.公共精神研究的中国视野[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4).
作者姓名:杨四海  程倩
作者单位:1. 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2. 南京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3BZZ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个体发展语境中的公民精神培育研究”(编号14YJA71003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研究”(编号13ZZD011);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项目。
摘    要:当下中国社会缺失公共精神,已经基本成为学界共同持有的一个观点。公共精神研究的中国视野,既涉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公共精神的关注,也包含中国研究者对公共精神普遍性的研究。中国公共精神研究的背景,不但包含全球化、后工业化以及国外学术发展的影响,而且涵盖中国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关系巨大转变的要求,国家民主政治改革和治理现代化发展诉求的提出。公共精神显现和发展的条件,是公民主体性和公共性的塑造。提升中国公共精神,学界在外部环境、主体培育、组织责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究。在生活政治和合作治理时代,公共精神的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关 键 词:公共精神  时代背景  社会条件  提升路径  中国视野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