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
引用本文:王雁.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J].理论学刊,2020(1):161-169.
作者姓名:王雁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齐长城沿线民间传说”
摘    要: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在鸦片战争后初步萌生,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民众认同,在新中国成立后则得到官方确定。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形势,作为国家象征的长城,其内涵存在一定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和毛泽东《长征谣》中"不到长城非好汉"、《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等语句,均深刻影响了长城象征意义的表达。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在对内凝聚共识和对外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和媒介作用。

关 键 词:长城  国家象征意义  民间认同  官方确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