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流动空间”下的地方认同及其建构意义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流动"成为事物的基本特征。就空间形式和过程而言,"流动空间"逐渐取代地方空间成为主导性的空间形态,表征以具体地域为载体的社会文化,与那些继续支配着社会但却不受其自身控制的流动性权力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脱落。反全球流动权力的各种社会运动,则以重建自身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为目标,借助文化编码的方式来对抗持续进行的信息化过程。基于权力流动与认同抗争的双重逻辑,中国作为全球流动权力视野下的地方,在建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民族认同的同时,将环境、女权、宗教、农民工等形形色色的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连接,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举措,在地方的意义上建构"另一种流动空间"以破除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包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