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中国并没有走上一条资产阶级所设想的发展道路.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军阀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的权力,国外列强照旧肆意掠夺中国权益,国内封建势力不断掀起复辟狂潮.民众失望了,资产阶级迷惘了.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不至徒有虚名?这便成为全国的有识之士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就在这时,一批学贯中西、了解国情,同时又满怀爱国激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声势空前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2.
1911年.中国大地爆发了埋葬清王朝和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在这次革命中,皖人率先传播革命思想.率先发起革命起义.率先组织革命武装.率先发动讨袁,无数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革命胜利视死如归.义无反顾。正如孙中山所说:“直可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相似文献   

3.
“法律至上”论这个资产阶级法学观点能否批判继承,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1、“法律至上”论是以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法学家为代表的近代自然法学派提出来的。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是同封建主义斗争的勇士,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们提出“法律至上”论,同他们提出“天賦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等思想一样,不是为封建专制作辯护,粉饰封建专制,而是为了揭露封建专制,同封建专制进行斗争。在封建社会,君主、(国王、皇帝)是  相似文献   

4.
李建春 《当代党员》2011,(10):66-68
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夕,重庆人邹客撰写的《革命军》,为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革命军》不仅在100年前对传播革命思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100年后的今天,其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依然焕发着时代的光芒。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本刊特别组织了这组文章,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党史》2001,(6):58-58
2001年10月31日,自贡市纪念辛亥革命荣县独立90周年大会在荣县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省委书记周永康、省政协主席聂荣贵等出席大会并讲话。叶选平说,90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四川的保路运动作为辛亥革命的先导,既对辛亥革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也使新生的革命力量随之成长,涌现出以吴玉章为代表的佼佼者。在整个辛亥革命过程中,吴玉章功不可没。但他从不贪恋权位、居功自傲。他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6.
本阐述了中西近代早期思想家对“民权”涵义的不同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思想家注重“民权”的功利性,他们倡“民权”是为了“救亡御侮”;其“民权”思想中的“民”主要指封建官僚、绅士、兴人等,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权”与“君权”的关系,他们主张君民共主,“民权”依附于“以权”。西方思想家则非常重视“民权”的学理性,其“民权”思想具有理性启蒙作用;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是“民权”思想中“民”的总称;主张用“民权  相似文献   

7.
郑观应是从洋务思想向早期维新思想转化的杰出思想家。他不仅倡导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鼓吹“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提出“商战为本”的商品市场竞争新观念;同时还认真地探索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主张设议院改变中国封建专制政体。他的议会观反映了早期维新振振兴中国和资产阶级参政的愿望,在近代中国民主运动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本文仅就郑观应的议会观略加评述,以就正于各位同志。近代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宰割和封建专制制度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权主义,不仅剥夺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是中国知识界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是大量引进国外学说以寻找救国真理的关键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使中国社会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孙中山误以为革命成功,把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自己去发展实业。袁上台后,实行专制统治,并妄图恢复帝  相似文献   

9.
渊源 《廉政瞭望》2008,(4):47-47
封建专制已经成为一个形容专制、愚昧、腐败的制度及其社会现象、价值观念的固有名词。人们也把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归咎于“封建专制”。 然而,如果稍微梳理一下历史,及注意一下近代以来严肃的历史学家们的讨论,就会发现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封建”跟“专制”是完全相反的两样东西。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首的我国民主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我国封建专制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寿终正寝,但是他主张的四权归一、五权分立,以及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学说,并没有真正实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提出并实践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大飞跃。当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周铁农: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作为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条件。为了将中国逐步引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短短三个多月中,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进行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变革。孙中山不愧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民主共和政体的创建者、经济现代化的强力推进者和社会风俗的积极变革者。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中国革命打开  相似文献   

13.
陈文秀 《党史文汇》2011,(10):22-27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统治,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在全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中,孙中山“顺乎真理,应乎人情”,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近现代史上,山西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辛亥革命时期,它是全国举义最早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全球化,是中国由一个有着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被帝国主义强行纳入全球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自始至终都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近代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不断求索的过程,他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这是近代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近代中国走向世界步履维艰,但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所做出的一切探索,都可以看作是历史的进步,都对后来的中国能以如此自信、从容的脚步迈向世界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建慧 《党史博采》2008,(12):40-41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封建腐朽思想之一的“官本位”意识,是伴随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而形成的,并最终固化为人们的心理和思维定式。“官本位”意识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个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杨林兴 《支部生活》2011,(10):55-56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明确地向民众开放了高等教育领域,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专门学校令》、《大学令》、1913年1月颁布的《私立大学规程》均明确规定,私人或私法人有权开办近代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专门学校或大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来两个最伟大的革命实践家.他们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的落后状态,走向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他创立的三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日。这场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页。它摧毁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9):49-49
新闻背景:胡锦涛总书记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