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文献》2012,(2):129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拟与河北省委宣传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西柏坡纪念馆联合召开"弘扬西柏坡精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建设"大西柏坡",是省市着眼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实际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弘扬西柏坡精神、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推动老区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将凝全民之心、聚各方之力,大气魄规划、大手笔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大西柏坡"的宏伟蓝图及早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3月23日,"中国梦·赶考行"——省级领导干部集体学习教育座谈会在西柏坡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始终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进京赶考"的伟大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的"赶考远未结束"的谆谆告诫,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论述了"大西柏坡"建设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和定位及发展目标,提出了推进"大西柏坡"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布局,重点分析了打造西柏坡品牌对提高全市知名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做大做强西柏坡需要在深入了解西柏坡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找准症结,破解难题。首先要在"大"字上做文章,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规划格局,整合资源,打造"大西柏坡"科学发展新格局。其次要在"强"字上做文章,强设施、强服务、强产业、强组织,提升标准,梳理"大西柏坡"建设服务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当前西柏坡精神在传承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石家庄市域文化建设与西柏坡精神融合联动不足,西柏坡精神育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价值多元淡化西柏坡精神传承与弘扬效果。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以石家庄市域文化与西柏坡精神为基础,凝练石家庄城市人文精神;以理论研究和学校思想建设为依托,增强西柏坡精神传承实际效果;以全媒体传播体系为载体,营造浓厚的社会弘扬氛围。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文化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柏坡精神的升华。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教育中,充分发挥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尤其是解放战争后期的精神风貌、精神境界、精神力量的总写照,内涵深刻,博大精深。在"十三五"新时期,为了让西柏坡精神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西柏坡精神内涵,探索西柏坡精神传承路径,提升西柏坡精神的传承自觉。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精神灯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西柏坡精神对我们有太多的启示,本文指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发扬西柏坡的科学精神、为民精神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本文科学地探析了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时代特征,迫切需要更好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西柏坡精神作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涵育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和执政理念。探寻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我们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很有作用。本文在探寻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中,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定举措,以期能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文通过考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革命转变时期的战略任务,研究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柏坡精神,论证了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西柏坡精神凝聚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与时俱进——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西柏坡精神的特质。试图说明,西柏坡精神虽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征程中,仍需要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2016年3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委党校年轻干部理论读书班学习,并于3月22日重走了当年毛主席从西柏坡进京的"赶考"之路。 沿着领袖的足迹,我们首先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馆名是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题写的,展馆围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主题,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史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详尽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场景。  相似文献   

14.
苏志国 《党史博采》2013,(12):21-22
西柏坡精神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今天,西柏坡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文通过考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革命转变时期的战略任务,研究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柏坡精神,论证了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西柏坡精神凝聚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与时俱进--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执政为民--西柏坡精神的特质.试图说明,西柏坡精神虽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征程中,仍需要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而今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是从实际出发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西柏坡精神是引领实现两大历史性任务的灵魂和主旨。西柏坡精神内涵极其丰富,西柏坡精神的历史传承激励燕赵儿女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正西柏坡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孕育的优秀思想结晶。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蕴含着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一系列党的优良品德,至今仍是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思想源泉。一、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西柏坡精神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1、西柏坡精神包含着浓厚的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平山县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大西柏坡"理念的提出既勾勒出了西柏坡的发展前景,明确了西柏坡红色旅游今后发展的思路,同时也为平山县红色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观念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截至目前,学界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与共识:对西柏坡精神产生背景的概括上:"历史性转变"时期;对其主要内容的归纳上:"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尤其体现在对"两个务必"核心地位和实践价值的认同上,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仍然较少;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西柏坡精神研究提出的要求相比,仍然较弱。与此相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探讨西柏坡精神的历史生成和解释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及其党建价值,就成为研究西柏坡精神不应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并形成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资源,西柏坡精神就是其中之一。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坚持、体现、遵循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和行为方式。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创业精神;“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