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要抓住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尾声机会”。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包括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世界经济大致发生了三四次产业革命,包括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革命等。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时间大致是1945--2020年,目前还有一些“尾声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资本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古今中外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对资本的内涵进行过探讨,而在当今社会,资本的内涵必须从有形的物质形态及无形的物质形态这两个方面予以确定,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合谐。所以,应尽力发挥有形资本及无形资本的作用,合理利用资本和资源,注重无形资本的挖掘扩展,保护人类劳动力这种基本的内涵,培育资本扩张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这次是我第三次写信向您报告我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大农业的想法。我感到问题重要,所以要向您报告。 一、我们面临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21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生产技术引起的生产力大发展,从而引起一场经济结构的大变化,最后导致社会结构的飞跃。所以,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大约1万年以前,人从采集、打猎为生变为靠种地放牧为生;原始公社的社会制度变为奴隶社会制度。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中国大约3000年前,即奴隶社会后期,商品交换出现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也就是发生于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西欧,所谓工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伴随科技进步,英国、美国、日本先后在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中迅速转型、崛起,成为傲视全球的经济强国。如今,各国政府正加紧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发展方式,纷纷将希望寄予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力图彻底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5.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新产业革命正在迅速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新产业革命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的扩张能力和控制能力,可能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隐患。首先,它强化了跨国公司对产业的控制。新的产业革命促进电子、生物等新兴产业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使世界范围内出现新的产业分工。但是,大多数核心技术和专利由跨国公司掌握,他们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有新创造价值的大部分。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的控制可能会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发展而得到加强,从而削弱主权国家的经济自主地位。其次,世界资…  相似文献   

6.
明子丹 《探索》2001,(3):143-144
21世纪将是一个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新科技为主导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之—,是信息网络业的成长速度快。网络媒体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媒体,加强网络传播的理论研究,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拟就网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全球化的含义、实质与总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化的成因和历史进程:把全球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因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全球化的发韧阶段、因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而引发的全球化的第二个阶段、因19世纪末爆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引发的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和因20世纪40年代之后第三次产业革命爆发而引起的全球化的第四个阶段;同时探讨了全球化对阶级分化、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不同后果;重点探讨了在这种阶段推动、意识形态作用下全球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道路、发展趋势即资产阶级方式的全球化和无产阶级方式的全球化;最后探讨了全球化对我国选择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的含义、标志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连文 《党史博采》2006,1(9):12-14
本文主要探讨了全球化的含义、实质与总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化的成因和历史进程:把全球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因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全球化的发韧阶段、因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而引发的全球化的第二个阶段、因19世纪末爆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引发的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和因20世纪40年代之后第三次产业革命爆发而引起的全球化的第四个阶段;同时探讨了全球化对阶级分化、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不同后果;重点探讨了在这种阶段推动、意识形态作用下全球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道路、发展趋势即资产阶级方式的全球化和无产阶级方式的全球化;最后探讨了全球化对我国选择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的含义、标志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省七次党代会把十五大精神与四川的实际相结合,勾画出了全省跨世纪的发展蓝图,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将按照这次党代会工作中提出的“充分发挥股份制转换机制和融通资金的双重功能”和“实现优势企业低成本的资本扩张,高效益的资本经营”的精神,以稳定和发展“九五”期间的扩张项目为工作重点,并通过跨国融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稳定和发展“九五”期间的扩张项目。对已经具有较强生命力和竞争能力的项目,我们将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的讲话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地介绍国际上关于第三次浪潮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议论;第二部分,介绍一下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技术,它的主要科学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三部分,讲一下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四化改革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以及我们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形资本、知识资本和虚拟资本是三个不同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应该改称“知识经济时代”为“无形资产时代” ,因为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资产是无形资产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超额收益性 ,只有成为无形资产的知识才能为所有者带来较高的收益。与此相对应 ,无形资产时代的主要资本形式应该是无形资本 ,而不是虚拟资本或者其他。这种称谓上的改变符合学术研究进行逻辑推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冯雨  步广 《求贤》2008,(1):12-13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引起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无形资本形式,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是其核心要素,与公共资源网络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并在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提供了社会信任基础、社会规范和秩序以及公民参与网络。因此,可以围绕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的三个核心要素,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促进公共资源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从一般金融资本垄断到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的巨大变化,实行资本主义金融化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继续深化。在意识形态上,仍是新自由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它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运行规则,是一种有利于资本统治劳动的新规则;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成果成为金融资本实施金融化的技术性原因。目前,垄断资本向虚拟金融垄断资本加速发展,从而为垄断资本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世界经济规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非世界经济的末日,危机当中往往孕育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1857年和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分别引发了以电气革命和电子革命为标志的第二、第三次产业革命,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经济走出泥淖的唯一途径。而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只有靠创意和创新才能够拯救实体经济。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以文化为源泉、科技为支撑、产业为载体,突破资源、能源瓶颈的制约,在危机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近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革命将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或最迟在下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发起.他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第一次是原始农业革命,第二次是手工业革命,第三次是大工业革命,第四次是商业国际化革命,第五次是现在尚在进行的信息革命.大农业革命是在大农业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大农业理论是在钱老的关怀和支持下,将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研究,而逐渐形成的新理论.大农业理化认为,传统农业是以水、土为主的绿色植物农业,但当作为这个农业基础的土地和命脉达到其承载的极限时,它就会停落在某一个水平上,这个水平必不能满足人类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产业革命不等于农业结构调整,也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的事,它需要农村三次产业的联系互动,也需要城乡全域一体互动;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今天,它甚至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近年来,贵州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先导和重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产业革命。为使农村产业革命尽快取得成效,省委主要领导提出了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实施路径,并强调通过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经历着两次转变: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从商品经营转变到资本营运资本营运,指的是企业通过具体的产业(如机械、钢铁、医药、商贸等等),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不断地与其他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以达到本企业自有资本不断增加这一最终目的的运作行为。资本营运的本质特性有三点:一是盈利性。它是指企业营运资本的目的是资本增值即获得盈利。这一特性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什么叫企业?通俗地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就是人们借以将本求利的组织形式。它的本质是营运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青岛,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传统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城市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区域间竞争愈演愈烈,必须着眼于区域发展完成对城市的重新定位;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风起云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标准化规导现代经济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是科学技术飞速提升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化跃迁的要求和条件。它用产品和工程的质量统一指标规导现代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同时起作用,体现了料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的功效。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形成了特有的标准化经济新形态和新范畴,在国际竞争中既是矛(技术垄断),又是盾(技术壁垒)。适应标准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必须运用“第一生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抢占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