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晓平  宁立功 《前沿》2011,(18):116-119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人学研究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需要,结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人有趋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他人利益的实现与否相对冷淡的倾向。公司治理结构的三权制衡机制和外部董事制度的完善,是疏导人性需求于各方利益均衡发展框架内的有效实例,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也需要从疏导人性需求、建立完善的制衡机制入手,健全机构和制度设置,使土地征收中各方机构互相抗衡,以理顺土地征收乱象。  相似文献   

2.
体制创新与人性设计的探索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志勇 《新东方》2001,10(6):38-42
体制创新与人性基础的相容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回顾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性依托,剖析批判旧的人性设计的理论偏颇和在实践中的困境,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人性论是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计划经济体制内在地蕴涵了“道德人”的人性思考,而“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性基础,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来临,“文化人”的重要意义正日渐凸现。  相似文献   

3.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而把“人性假设理论”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具有可行性,人性假设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人性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存在物 ,人之本性即人性很难像以往思想家们那样用善或恶、自然性或社会性或其它某种概念、范畴界定之。人性具有自为性、社会性、可变性、复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研究和把握人性诸多特点 ,对于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科学有效地改造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满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公共政策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政策分析者因而不得不未雨绸缪,对政策利害相关者的可能反应做出预测,并在政策内容和策略设计上有所应对。政策利害相关者获取政策利益的方式既有个体化行动,也有更多也更为重要的集体行动。为此,政策分析者必须深入研究人性和政策利害相关者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6.
人以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很长一段时期是缺失历史记录的人类原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无法找到相关人类发展进程的详实记录,但却不能否认社会发展的推移和社会形态对其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了给后来的社会形成过程奠定理论基础,对这一时期具体社会形态的思考和探索就需要通过研究者来加以发掘、弥补和推进了。这一时期需要研究者获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而在一定社会发展规律的引导下,结合人类本性而进行适当推论。霍布斯、洛克、卢梭作为社会契约论理论的3个主要代表人物,为理顺其社会形成理论而向前推导出的以人类本性为基础的人类早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生存和发展情况,以及人们处于自然状态的后期时步入政治社会的过程,其间的主要推论依据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人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小心你人性中的弱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销究竟有何魔力,让那么多的人抛家舍业.飞蛾扑火?仔细推敲,传销组织的手法并无多少高明之处,但它所有的“招法”,恰恰抓住了人性中的一些弱点.一步步给你“洗脑”,最终让你沦落成为他们犯罪组织的一个棋子。  相似文献   

8.
成业兴  彭秋香 《传承》2009,(4):114-115
文化管理的实现不是抹杀人的自然本性,而是实现一种理想人性——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相互谐和统一。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管理目标要得到实现,我们就必需从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出发,理解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以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管理的实现不是抹杀人的自然本性,而是实现一种理想人性--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相互谐和统一.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管理目标要得到实现,我们就必需从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出发,理解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以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性.  相似文献   

10.
伊士国  吴丹 《求索》2010,(4):131-133
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基础之上的。宪法作为人性的必然产物,其建构和运作的人性基础表现在:人性亦善亦恶可塑论使宪法的生成成为必要,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使宪法的生成成为可能,个体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使宪法的生成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性假设的中外比较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永放光芒。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中外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外思想家对人性假设有许多相互关联之处。在管理中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发点、管理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熊煜华 《桂海论丛》2004,20(3):77-79
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组织保证。选拔干部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人性因素,这种以情感、偏见、喜恶的唯情评判,容易使干部调整行为失当,只有把法、理、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摒弃主观臆断,才能创造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干部选拔的理性与感性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领域处处存在着矛盾和悖论,其中政策目标之间、政策手段之间、政策目标和手段之间、政策目标和结果之间、政策手段和结果之间等的悖论关系非常普遍。更深层次的是制度与人性关怀之间的悖论,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的普适性和具体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强制性和自由性、理性和感性。由于制度和人性关怀两者自身固有的性质、特点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公共政策领域经常导致冲突。必须将人性关怀回归到原本位置。  相似文献   

14.
人性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与制度间有诸多联系,表现在以人性为工具论述制度的起源、功能、设计和正义等方面。对这一传统进行梳理和评判,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其中一些可贵的、闪光的思想,服务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制度建设和人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性"认识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推动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又通过指导管理实践活动促进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进步。未来的管理重点将向知识与个性管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1,(9):3-3
谁也不成想,“8·15吉林长春车祸”就这样被瞬间定格,吕惠玉、赵灼、廖秀云、王明玮4位台湾同胞不幸罹难,15名同胞不幸受伤,一个台湾旅游团搭载的客车不幸因撞侧翻。可谁也不成想,就是这起普通的车祸发生后,牵动了方方面面,牵动了你我他,牵出了真情一片。  相似文献   

17.
曾竞 《理论月刊》2012,(2):114-116
法治作为一种制度实体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根须牢固地扎在人性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以人为本是深藏在法治背后并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法治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性的社会性与理性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人性持有善有恶的观点是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法治对人性善恶在公私领域的不同态度,其重在防止人的恶,人性的实现与发展是法治实践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深入了解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不同的人性论基础,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学说出发透视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人性的精神属性出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性;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放性;从人性的特殊性出发有助于自觉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有助于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20.
张波 《求索》2012,(10):104-106
经济法主体的研究与现代主体哲学的发展应当有一定的呼应性,而在此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不求完备的理论,但求有准确的切入点。这可以从制度的视角来发掘,作为规则总和的制度是人设计的,是为了约束人的,因此,合理的制度应当是人性化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