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晨 《学理论》2012,(5):148-149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学校的性教育问题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性教育先行的欧洲发达国家,性教育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我国的学校性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学校性教育的状况也令人堪忧。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学校性教育的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学校性教育模式和可行性措施,这对于解决我国学校性教育现状的困境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北卡罗里纳州首府附近的一个县,有一所名叫奥兰的中学。它是与小学合部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共有学生1600人,包括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与五个小学。在1981年以前,州政府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上,有家庭关系的教学内容,但性教育不是必需的,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安排,当时全州15-19岁的女中学生怀孕率高达68‰。按照州政府规定,16岁以下少女作人工流产不需要父母的同意,女中学生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魏娜 《学理论》2010,(21):240-241
将高校德育工作引入“主体间性教育”视闻范围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是一种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间性教育”的视界中,高校德育工作走向“主体间性”教育,坚持平等对话原则;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也走向“主体间性”关系,坚持互动交融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0,(30)
父母失职使孩子的健康教育和成长受到伤害,能否只给称职的 父母发教养子女的“执照”父母对孩子志向、品德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情趣爱好从根本上改变父母失职现象,亟须建立一种社会机制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 “父母在儿童的气质中,奠定了最初几块基石。”家庭教育的优劣,总体上取决于父母的素质,父母对子女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有人曾对一组世界级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说出早期对他们成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95%的人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具有几千年“养不教,父之过”传统的中国,失职家长不在少数。如今,智力投资已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香港流行一则笑话:一位香港人去北京旅游,到饭馆吃饭点菜。他很有礼貌地问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小姐,水饺一碗要多少钱?”没想到却被对方打了一巴掌。原来这位香港客人的粤式普通话太不灵光,被那位女服务员错听成为:“小姐,睡觉一晚上要多少钱?”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因为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199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结果,香港567万多人口中,表示懂得说普通的只占18%,而88.7%的香港居民家中惯用的语言是广东话。因此,对初到香港的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不少人称上海为“冒险家的乐园”,顾名思义,那里是投机倒把盛行,各种骗子、投机者麋集的地方。今天的香港,有人称它为“东方之珠”。但从另一面去看,这颗“珠”,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投机家的“珠”,较之昔日的上海更甚一层。 香港的投机买卖花样繁多,举凡国际上流行的投机生意,香港几乎式式俱备。香港居民俗称投机买卖为“炒”。什么“炒股(票)”、“炒(黄)金”、“炒地皮”、“炒楼(宇)”……,目前已是香港家喻户晓的名词,在国际上也颇具名气了。在1973年至1974年间震惊国  相似文献   

7.
所谓“港独”,是少数人闹“香港独立”而没有,一大民意基础的“茶壶风波”。自从香港回归祖国后,这些“港人”对回归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以及两地关系的发展和深化视而不见,对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却刻意放大,比如:“双非”孕妇赴港生子占用香港资源;内地人到香港购物提高了香港的物价以及不文明的举动等,尤其让他们不爽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内部事务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古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易经》的疏文也说:“性者,天生之质。”可见,在我国古代的早些时候,对性的认识和态度还是较为开明的。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男女授受不亲”等道德规范得以确立。到了宋朝,“存天理、灭人欲”更成了吓人的天条。在性禁忌观念的禁锢下,性教育是无从谈起的。  相似文献   

9.
好文章     
《瞭望》2006,(16)
《不容“教辅”与腐败联手》绝对是好文章!在城市当父母的人都明白——学校与书店勾结,煽动小学生经常要买这买那……,小学生的书包大如麻包,课外读本一大堆,腰  相似文献   

10.
深港跨境学童是指居住在深圳,但就读于香港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教育机构的香港籍儿童。本研究探讨了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深港跨境学童的身份认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身份识别、行为倾向以及情感归属;出生地和父母"期望"会促使深港跨境学童在身份识别上偏向于认同香港身份,在香港上学的时间、学校活动参与以及积极使用粤语也会促使深港跨境学童在行为倾向上偏向于认同香港身份;而在香港时所体验到的负面情绪和在深圳时所体验到的"人情味"、对深圳和香港港两地"一样喜欢"以及"都是中国人"的认同意识,这些因素反而会促使深港跨境学童对其身份的情感归属不确定。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9,(37)
中国人提及澳门,往往与香港相提并论,如“港澳同胞”、“港澳事务”。确实,澳门与香港有不少相似之处。“港”字不难理解、港即港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澳”字之本意是”海边穹肉可以传好的地方”,也是港口的意思。_澳门和香港都是中国的港口城市,但澳门有自己仅特殊的历史。这极特殊的历史造就澳门特殊的今天。“人所共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在内的香港地区)是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头号强国——英国靠坚船利炮打斗了大清帝国,而强占去的;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比英国人占据香港早了…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底我国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9.5%的感染者年龄在19岁以下 近年在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方面,许多国际上证明是成功的措施在中国却很难为国人接受,比如公开展示性工具就被视为禁忌。同时,不少百姓都认为艾滋病属于道德问题,是个“坏人的病”。在许多社区,甚至仅仅提起“避孕套”这个词就会招惹是非。今年初,清华大学因在校园内设置了避孕套的自动售货机,还引发了一场媒体大讨论。赞成者认为此举是我国性教育的一大进步,反对者则指责学校“事实上是在鼓励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张 《瞭望》1994,(45)
每到过儿童节,各界人士都要给失去父母的孤儿、弃婴送爱心、送温暖;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捐物,支援“希望工程”;当然,也给更多的幸福儿童举办庆祝节日的活动,大大热闹个几天,但往往忘了或者说忽略了还有不少虽有父母,却因父母卷入“出国潮”,做了“留守儿童”的孩子。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是由于有了许多“留守女士”“留守男士”和“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不得不交给上一代——祖父母或外公外婆一一来照看。父母一去七八十来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0月到1995年9月,海峡两岸的学者分别在两岸的25所学校(大陆15所台湾10所),就高中生的家庭、朋友和家庭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等比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1204份(大陆)和1082份(台湾)。被访者全部是高中学生。下面是该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高中生的生活环境 对于高中生的生活环境,本调查通过“同谁居住在一起”、“个人专用房间”、“个人专用电话”、“个人专用电视”及“和谁在一起看电视”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解。 海峡两岸的高中生同父母居住在一起均占绝大多数,同“父母以外的其他家人或亲戚”住在一起,“和朋友住在一起”以及“自己一人住”人数均不多(请看表1)。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底,我们对成都军区418名干部子女进行了调查,其中父母为省军级以上干部的66人,父母为地师级的191人,父母为县团级的161人。我们在大量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此文。现实与偏见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干部子女从他们的长辈参加革命起,就随之而存在,但是,作为一个有相当数量的群体,大批参加工作,则是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请看表一)。对这些人的认识,近年来贬的多,褒的少,客观全面的分析更难见,以致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领导干部子女“不怎么样”是“八旗子弟”、“特权阶层”。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讲到某某领导干部子女表现好,甚至流血牺牲,不以为然;讲到某某领导干部子女违法乱纪,  相似文献   

16.
何满子提出,人、作家应有人的庄严感,以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看来,是戴不上“等级观点的残余”和“圣人之徒”之类的帽子的。即如吴颖同志,恐怕也不见得会随意侮辱自己的父母亲朋以及他所敬爱的什么人;也决不会是自己的大大被人辱骂时反而兴高采烈、欣然接受的;人们也不能据此而论定吴颖同志为“圣人之徒”,或有“圣贤之徒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中原地区青年同辈群体“把子”研究──以西村为例尚会鹏一传统村落社会中的“把子”集团及其功能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尤其重要,其影响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和学校。同辈群体内一般有一套亚文化规范和...  相似文献   

18.
时势造英雄,此话千真万确。如果没有“九七”回归,香港的大多数人也许至今仍不认识梁振英。作为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年方42岁的梁振英如今是香港最著名的公众人物之一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为媒体所关注,被誉为今日香港政、商界的璀灿新星。从香港仲量行高级合伙人到香港  相似文献   

19.
仇昱 《民主》2004,(7):6-7
邓小平同志关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基本思想,概括起采就是“四个统一”,即“一国”与“两制”是统一的,“爱国”与“爱港”是统一的。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与维护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与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也是统一的。当前,“四个统一”的思想体现在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上,就是必须明确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感受香港的最好办法是购物,在这被称为“万国市场”和“购物天堂”的地方,由于人口众多而地方狭小,人们日常娱乐就是“行街”,也就是内地所说的逛街购物。可见购物已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休闲方式,形成了香港独特的商业文化。无论是初来乍到,还是久居此地,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商场,富有人情味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