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凶杀案中有一些白骨常需与可疑血痕进行判定。白骨血痕是否同一个体。有些检材DNA量少、腐败,常规一次扩增结果不理想。我们利用PCR二次扩增STR位点方法成功的对1例白骨案进行了检验。现报告如下:家增1996年12月27日某村周某(男,48岁,农民)失踪。19对年3月28日发现其尸体埋在山脚下,死因为颅脑损伤死亡。侦查发现嫌疑人鲁某把家搬走,在其原来家中的木桶上发现喷溅状血迹,在屋内东西墙壁、东门背后也发现了陈旧血迹。经初步检验,死者周某牙齿(编为1号)血型为A型。木桶一一h喷溅状血迹(编为2号)为A型人血,嫌疑人曾某血(…  相似文献   

2.
实例刘某,男,45岁,于家中死亡。其妻报称:刘精神病发作,惊呼青蛇入脑,用水果对及石工锤自伤身亡。因刘遍身血迹,损伤惨重,村干部提出怀疑。现场勘查见尸体头北足南仰卧正室,右手边有一带血及毛发的石工锤,左手边有一带血水果刀,对背有新鲜的脱锈敲击痕。头下、背下大片血泊,尸周遍布喷溅血迹。尸体左侧有一3X3cm类方形头皮皮瓣。室内外陈设整齐。死者上身裸露,颜面、胸前有由上而下流柱状血迹,两裤腿前侧散在星芒向下的滴状血迹。赤足,两足背有满状血迹。两前臂、两手有喷溅状及接触状血迹与毛发。尸斑微弱,全身皮肤粘膜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管径对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喷溅状血迹的喷射距离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建立室内现场环境,利用自制的模拟喷射装置,在60~210mmHg范围内设6种压力,在1.5~4.5mm范围内设4种管径条件,于50、100、150cm 3种高度,制作动脉喷溅血迹。观察水平面上不同喷射高度的喷溅血迹的分布范围、血迹大小及形态特征,并测量其距离,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分析,并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在不同高度,血液喷射距离随压力增大而增加,随管径增大而减小,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距离与压力及管径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得出回归方程。而喷溅血迹的形态特征总体趋势为:高度越高圆形血滴直径约大;管径越粗,边缘毛刺状突起越明显;压力越大,喷射距离越远,且卫星状血迹逐渐增多,拖尾更拉长;随管径的增加,出现椭圆形血滴所需的压力越高。结论动脉喷溅血迹的形态及喷射距离的观察与测量,可用于推断命案现场喷溅源位置及人体受损伤时的体位。  相似文献   

4.
不同高度滴落血在3种不同载体上的形态和平均直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犯罪现场一般都会留下各种血迹,如滴落状、喷溅状、流柱状、擦拭状、抛射状血迹等[1,2],能够反映出血迹形成的方式、受害人出血时的位置、出血后的活动情况以及案件发生过程中其它有价值的信息,据此可以重现犯罪现场所发生事件的过程,在甄别证人证言及犯罪嫌疑人供述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将抗凝人血从不同高度垂直滴落在表面光滑程度不等的物体上,对物体上血迹的形态和大小进行测量和观察,旨在找出垂直滴落血迹的特点及形态变化规律,为分析鉴别刑事案件现场的血迹特征提供实验参考资料。1材料与方法将滴管吸满新鲜的抗凝人…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 韦某,女,45岁,工厂女工,某日17时许被发现死于宿舍内。 现场勘查死者宿舍位于三楼,室内门窗完好,门未上锁,室内物品摆放较整齐。现场广泛分布多种形态血迹。室内两侧为上下位床铺,间距约150cm。死者头朝门口仰卧于地上,右腿旁地上有1把沾满血的菜刀。头颈部下方、右腿周围和窗下杂物架托盘内形成血泊(照片1,2)。两侧床上、墙及靠墙的杂物架在高约120cm以下水平广泛均匀分布喷溅状血迹。  相似文献   

6.
1案例资料2005年5月21日凌晨0:40分,村民肖某(男,71岁)及其哑吧妻子妮子(女,60多岁)被人发现死亡,家中喂养的一头牛丢失。现场位于肖某夫妇居住的平房后风道内。风道南口有一女尸,尸体上覆盖玉米秆,头南脚北呈仰卧位,头面部有大量血迹伴多处创伤,相应部位地面上有一血泊,血泊上方东侧的砖墙上有大量喷溅血迹;北侧的男尸与女尸双足相接,头北脚南呈仰卧位,腰带解开,裤口半开露腹,裤兜外翻有血迹,墙上有面积较大的喷溅状血迹,头面部有大量血迹伴多处创伤,相应部位地面上有一血泊,血泊中遗有断指、钥匙、塑料袋;风道北头距男尸1.3m处地面上有一…  相似文献   

7.
死者黄××,女,42岁,悬吊于自家外屋门框上。在悬吊点木棱角处发现有麻纤维和少量血迹。门框西侧有模糊血手印3枚,并有糠皮,距外屋西门153cm处的地面有4cm×4cm涂擦状血迹及毛发附着,该门栓、门板处有流柱状血迹。距东门70cm处锅台及锅盖上有少许喷溅及滴落血迹,屋西北角水缸上的菜板上有带血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杨某,男,39岁,独居。2013年某日被发现死于其租房内。租房门窗完好,门上卡巴锁完好,处于锁闭状态。室内物品摆放较整齐。现场地面、墙、杂物等处分布多种形态血迹。室内北侧为一简易木床,死者呈左侧卧位,头位于床板下,上半身裹有多条棉被。左手食指套有一剪刀。门口桌子上见1把带血菜刀。棉被、地面见多处血泊。靠近门口地面上见多处滴落状血迹和擦拭状血迹。靠近门口地面杂物上见多处喷溅状血迹。除死者足迹外无明显他人足迹。现场  相似文献   

9.
1案例简介 案例12006年10月,某区发生一凶杀案,黄某(女,9岁)被人发现死在家中。现场为一居室,死者双膝卷曲侧卧于房间里侧床边,衣着不整,外裤及内裤均脱至双膝以下。血迹主要分布于床、床边地面,呈血泊、低位喷溅及拖擦状血痕,床单上可见明显刀外形的血印痕及血手印痕,  相似文献   

10.
枪弹损伤1例     
1案例资料2001年6月17日晚,某镇发生一起枪杀案,犯罪嫌疑人持猎枪将坐在一辆面的车内的一名男子当场打死,案发后第二天,刑技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对尸体进行了检验。在对尸体的检验中,刑技人员对尸体头部一处损伤的形成有争议,后经反复研究,达成共识,报道如下,以供参考。现场勘查:尸体臀部坐在面的车的副驾驶座位,头部倒在驾驶座位右侧外,两扇车门均呈打开状,车窗玻璃匀被摇下,头部所在处痤位上有血滩伴脑组织,顺车门而下地面上有流淌型血迹。车内反光镜前挡玻璃内侧及驾驶座位靠背上有喷溅血迹,驾驶座位右侧座位…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王某,女,57岁。某日中午在自家卧室内被家人发现受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现场为一农家院落。煤房煤堆处见滴落血迹,煤堆下地面有20cm×30cm血泊。墙面及周围堆积物处见多处喷溅、挥溅状血迹,最低处距地面90cm。煤房至客厅间地面见5处滴落状血迹,客厅、卧室门框及把手处见擦蹭血迹。客厅内仅见少许稀释血迹印痕。上述现场在案发后均被其家人进行过较大程度地清扫和  相似文献   

12.
3D技术在现场血迹重建的应用当前国内对于现场血迹重建的研究重点主要在血迹形态、血迹检测及DNA测定上,由于相关工具的缺乏使对现场血迹的分析应用很难深入和普及。3D技术对现场血迹重建时血迹形态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工具。目前,3D技术主要应用于现场上因动脉血管破裂,打击、撞击等形成的喷溅状血迹的分析。众所周知,喷溅血迹其形状类似于惊叹号,如果除去其尾部就相当于一个椭圆形。通过实验可知,该椭圆形的形状与血迹投射方向和血迹附着平面的角度(α)有着对应关系,当α为0度时,该椭圆形变为直线;当α为90度时,则为圆形;当α为180度时,则又变为直线。而该椭圆形形状的变化则可以用椭圆形的短轴与长轴之比来表示。根据其变化规律,可推导出其函数关系是α与椭圆的短长轴的比值成正弦函数关系。由此,根据犯罪现场  相似文献   

13.
在寒冷天气提取现场血迹,是经常要进行的工作,由于血迹呈冰冻或干涸状,用小刀刮取再收到纸袋中,过程缓慢,有时因血少提取十分困难。有风天气,常常将很少  相似文献   

14.
国森 《警界科海》2003,(10):36-42
由于在本案中血迹的鉴定及喷溅血痕的分析是检方的重要武器,故我在法庭调查时便施出我累积多年出庭经验而发展的一套“李氏血迹鉴定速成法”,拿一张白纸及红墨水,模拟血滴在不同情况下及不同角度下产生的血迹及喷溅痕;高潮处是当我用力向白纸上的红墨水一拍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吓了法官及检、辩方一跳。不要10分钟,原来对“血迹型态迹证”完全不懂的陪审团可以马上有概念,进而对我提供的血迹鉴定结果分析有所体验。  相似文献   

15.
从同一面墙上血滴推断喷溅源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血迹喷溅源位置 ,建立一种推测伤者活动状态的方法。 方法 运用AutoCAD2 0 0 0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 在多起案件中均准确地确定了人体受损伤时的体位。 结论 此方法能有效地确定血迹喷溅源位置 ,对分析作案过程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1案件简介 某年12月16日租居在某村的徐某(男,39岁)被人发现死在出租屋中。现场客厅及主卧室地上及墙上见多处喷贱状、滴状、擦拭状的半干涸血迹,主卧室西墙上血迹处涂料多处被刮擦,现场有清理变动的痕迹,尸检全身共有34处创口。提取死者、现场血迹及主卧室床单上斑迹等进行DNA检验。DNA检测结果:床单上检出死者徐某精子成分及另一男性A精子成分,厨房内一牙刷、主卧室里的拖鞋及客厅抽屉纸上点状血均检出A男成份,现场其余血迹为徐某所留。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七月二十六日依法公开审理了王寿林杀妻毁尸的案件。起诉书认定王犯将其安掐死后,毁尸灭证。在庭审中,王犯声称:在与其妻因家庭琐事发生殴斗时,失手将其妻掐死,后畏罪碎尸灭迹。王犯企图用过失杀人来为自己开脱罪责。法庭出示证据,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其中一个证据是现场勘验记录上记载着在王寿林家的茶几腿上遗留有“喷溅血迹”,这一证据十分有力地揭穿了王犯的狡猾伎俩。 那么,什么是喷溅血迹?喷溅血迹是指人的动脉被切开时,血液从血管里喷射出来,在接触物体后形  相似文献   

18.
吹溅状血迹是血液受到气压作用从口鼻喷出形成的小点、雾状血迹叫。吹溅状血迹一般出现在致伤现场,是证明生前出血的直接证据。笔者遇到一例死后腐败血性液体在口鼻周围形成类似吹溅状血迹的案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割颈自杀1例     
江涛  马开军 《法医学杂志》2005,21(4):I0010-I0010
死亡方式的认定对侦查方向至关重要。虽然案件的定性须结合侦查结果,但法医利用专业知识结合现场和案情,在某些较特殊的案件中可以直接发挥认定案件性质的作用。1案例死者(女,62岁),与丈夫、儿子、孙子同住于两层的乡村楼房,某日晨其丈夫于二楼起床后到一楼灶间发现地上放置一棕榈床板,其妻仰卧床板上已死亡。当时案情反映离异后的儿子嗜赌成性,和家人时有冲突,且于当天上午外出至外地。尸体周围相关物检验:枕项部垫有枕头,其上大量浸染状血迹。距头颈右侧地面上2m距离范围内有细点状的喷溅血迹,由近至远呈放射状、量由多变少、血点由大变小…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07:00许,在某厂区仓库办公室内发现左某(男,53岁)的尸体。1.2现场勘验现场仓库位于厂区内东南角位置,仓库卷帘门呈关闭状,仓库的东北角为办公室。办公室门朝西边开,勘验时门已被拆卸(发现时门被死者的脚抵住,后由消防员拆卸),在办公室进门西侧地面发现该扇已被拆卸的木门,木门内侧门板上见有大量喷溅状血迹。尸体位于办公室进门地面上,呈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