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8期曾以“申奥成功与祖国统一”为题,详尽分析阐述了我国政府对台湾宝岛的统一方略,并断言“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我国政府武力解决台湾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同时也指出,“无论世界上何种势力介入这场冲突,战争的主战场都只能是台湾本岛……只要开战,无论结局如何,台湾都将成为一片焦土。”应对我国政府的斗争方略,台湾当局特别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这里刊载《解放军报·军事科技周刊》的一篇文章,意在让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包蹇 《党建文汇》2007,(5):15-15
去大陆参加两岸经贸论坛!这成为时下台湾最轰轰烈烈的潮流。台湾经济已经被“台独”的铁锚锁住多年,从亚洲“四小龙”之首,一路坠到了“四小龙”之尾。不满、焦虑正迅速在岛内民众中间蔓延。令人多少有些看不懂的是,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日前突然命令“陆委会”和“经济部”必须在6个月内将“两岸客货运包机、大陆第一类人民来台观光、台湾农产品输往大陆”等三项重大决策定案,其态度似乎有“大拐弯”之势。有分析称,这大概出于两岸经贸论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同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1949年同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后,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继续统治台湾,两岸进入政治军事的长期对峙状态。尽管海峡两岸在祖国统一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但双方在反对外国的侵犯、  相似文献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基本方针.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好处多多,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多之后,澳门也将于今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从而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完成了重要的两大步。随着港澳的回归,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统一的夙愿,更是摆在我们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港澳回归对两岸统一推动作用的分析中,展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美好前景。一、“一国两制”在香港两年多的成功实践对台湾的示范作用,增强了台胞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自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据台湾后,两岸就处于相互敌对状态,双方军事对峙,与此相配套的是双方多种形式的“宣传战”,由此造成两岸严重隔绝,两…  相似文献   

6.
杨永生 《新视野》2007,(2):92-94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动态平衡”政策。20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趋向缓和时,美国提升美台关系,干扰两岸关系发展;台湾“三党”访问大陆后,美国动态平衡政策有了新变化。这一政策是以美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矛盾、灵活、多样,但是实施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扩大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来打破美国动态平衡政策,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争取实现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我们不仅同台湾分裂势力、同外国反华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和综合国力竞争,而且进行着激烈地争取台湾“民意”,争取民心的斗争,维持、巩固、增强台湾人民的中华民族之情,中国之人心,中国之意识,反对“台独”、“独台”势力,外国反华势力散布分裂中国的理论、思想和意识,永远是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刘斯路 《党课》2010,(18):15-16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不会对自己的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侵犯坐视不理。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祖国大陆方面将撤导弹的议题抛回给台湾当局,并称只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军事互信和撤导弹等军事部署问题都可以谈。台湾方面否定在“一个中国”基础上谈,而是提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谈。  相似文献   

9.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不仅对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95年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后,中国人民一直梦想两岸统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提出了统一台湾的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相似文献   

10.
五六十年代,国共两党隔海军事对峙,打打停停,美国也频频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此时期,两国(中国、美国)三方(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围绕台湾问题先后进行了三次惊心动魄的军事斗争,史学界通常称之为三次“台海危机”。今天回过头来对其反思,我们深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维护一个中国的良苦用心,惊叹他们军事斗争艺术的高超。第一次“台海危机”解放台湾,本是解放战争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也为此作了大量的准备。但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捞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相似文献   

1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必须克服两大障碍:外国反华势力干扰和台湾分裂势力的猖獗.一、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扰和阻拦历史事实证明:“台湾独立”、“两岸分裂分治”既非台湾岛内自在之物,也非台湾岛内自发之物,它是帝国主义、外国反华势力侵略中国的产物.(一)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孵化了战后第一批“台独”分子  相似文献   

12.
在WTO框架下构建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在目前两岸政治问题没有解决之前 ,经济融合或许是实现两岸最终统一的最现实的办法。适逢两岸“入世”之机 ,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一国四席”的特殊地位 ,从争议较小的贸易政策着手 ,采取一定的策略 ,突破两岸经济互动的困境 ,在WTO框架之下 ,构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两岸自由贸易区 ,促进大陆经济与台湾经济的融合 ,以经济上的融合促成政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向雁 《世纪桥》2005,(5):62-65
近来,两岸关系出现了令人可喜的新变化,有媒体说是“春江水暖”: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对大陆的“破冰之旅”4月初刚结束,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4月26日又成行;连战5月3日回到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日就抵达大陆访问。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分别与连战和宋楚瑜就发展两岸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并达成了多项共识。一时间,人为筑成的两岸“政治樊篱”呈现崩解之势,全世界的中国人不禁为之叫好。舆论认为,虽然国、亲两党是台湾在野党,但两党领导人访问大陆的意义仍然重大,是历史性的突破,在新的条件下开辟了两岸“党与党”对话的新篇章,对岛内政治生态和今后两岸关系必将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一手”到“两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蒋介石集团逃到台湾之后.中共中央曾设想了多种武力解放台湾的方案。作为中共军事方面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周恩来也对武力解放台湾作了多种构想。  相似文献   

15.
1962年上半年,台湾蒋介石集团错误地估计中国大陆形势,企图利用大陆出现的暂时困难和不利的国际环境以军事反攻大陆,乘机实现其“光复大陆”的野心。中央军委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彻底粉碎了台湾当局随后对大陆进行的渡海武装袭扰和海上军事进犯活动,使海峡两岸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两次海上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优势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6.
李松林 《新视野》2001,(4):55-58
自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退台至今,海峡两岸隔绝已达50年之久。此间,海峡两岸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军事对峙到今天这种比较缓和的局面。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湾回归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以及两岸乃至全球舆论的焦点。回顾两岸关系50年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深入思考,化解两岸矛盾,增进两岸共识,以便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综观海峡两岸关系50年之演变,大致可以分两个阶段:即军事政治对峙阶段和开始走向两岸合作与和平统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国民党退守台湾至1978年底中共十一…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访问大陆,就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对话。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之间的极具历史性和开创性意义的交流交往,是两岸交流史上的盛事,更是海峡两岸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连、宋大陆之行的背景分析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复杂的变化,“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1949—1950)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不仅对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后,中国人民一直梦想两岸统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就职演说”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今年5月20日,陈水扁连任后,发表了题为《为永续台湾奠基》的就职演说。这个演说谈及两岸关系时,虽然没有出现“一边一国”的字眼,但通篇却充满着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意…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7):124-124
“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这个词来自台湾翻译的村上春树的文章,被台湾的年轻人接受和使用。2012年,两岸的社会情绪“步调一致”,祖凶大陆流行:“你幸福吗?”台湾地区流行“小确幸”,两岸同胞不约而间地对幸福做出思考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