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耳边常闻一些基层干部抱怨:“现在基层干部难当,群众越来越不听话啦!” 那声调,那神态,好像群众天生该听他们这些人的话似的。对此,我很有点不以为然。“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伟人毛泽东的这些论断恐怕至今仍未过时吧?况且,我们的一些干部常喜欢把“人民公仆”挂在嘴上,既然是“人民公仆”,就该听“主人”的话才是。盲目地批评指责群众不听话,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群众观念、颠倒“主仆”关系,以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父母官”自居,甚至是以“救世  相似文献   

2.
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指责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  相似文献   

3.
提及深入群众 ,不少基层干部都振振有词地说 :我们身在基层 ,天天接触群众 ,还不叫深入群众?乍一听似乎颇有道理。但了解情况后 ,笔者感到 :天天接触群众并不等于深入群众!客观地说 ,目前大多数基层干部是能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 ,但少数基层干部虽然身在基层 ,心中却没有群众 ,表现在 :一是避而不及。碰到反映情况的群众 ,总认为是找麻烦 ,出难题 ,胡搅蛮缠 ,甚至将其视为“泼妇刁民” ,躲躲闪闪 ,不与见面。一些群众之所以越级上访 ,恐怕这也是原因之一。二是见而不听。对群众的反映 ,左耳听右耳冒 ,全然不当一回事 ,几句“了解了解情况 ,…  相似文献   

4.
基层干部是国家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从小处说,关乎基层干部的自身形象和业绩;从大处说,关乎国家政策、方针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和执政党的形象。对目前基层干部与群众沟通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层干部与群众在沟通时应该坚持的原则:首先,要坚持有效沟通的原则;其次,要坚持行政语言和群众语言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要坚持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个伟人说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往的革命工作中 ,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群众的榜样。所谓“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干部”。就是这句话的注释。今天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榜样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我们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群众 ,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支持和参加改革”。作为基层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 ,这凝聚力、吸引力从何而来?当然 ,首先来自干部心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6.
成天吊儿郎当。问他为什么这样,答曰:“过去学累了,反正已经进入大学,学校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混它几年,总得让我凑合毕业,毕业后总得在城市里给我安排个工作。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通过这件事,作者提出并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改变学生一考入大学就等于‘铁饭碗’到手的办法,是教育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事兴议”中的“事”。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然就失去了“议”的价值。 2、以言兴议即借群众之言、名人之言或古人之言为发端,进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2,(3)
“一事一议”并非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以后才出现的新事物,但农村税费改革赋予了它特定的内容。就实践情况看,“一事一议”堪称农村税费改革中争议最大、操作最难的一项内容,不少专家及基层干部称之为“理论上很圆满、实践中很困难”;各方人士对如何完善和评价这一做法也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虽已定为基本国策,却被众多的基层干部叹为“天下第一难”。 革命老区江西省黎川县县城日峰镇,一支由街道干部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婆姨部队”,抓这“第一难”的工作竟战果赫赫。几年前这支“部队”刚组建时,人们还摇头怀疑,问:就凭这些老少奶奶们还能打这  相似文献   

9.
即便充当着说客、利益裁判人、心理咨询师、计量员和勤杂工等等说不清的角色,依然难以得到群众满意的回应人称“拆迁乃天下第一难”。从2005年7月到2006年7月,笔者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街道办事处服务一年,经历了当地城镇拓展过程中的三次大型拆迁,至今难忘基层干部面对这“第一难”的艰苦与付出。时任汉江路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的鲁文武告诉笔者,这个街道所辖的14个行政村,都卷入到拆迁中。他感慨道:“在拆迁中,我们充当着说客、利益裁判人、心理咨询师、计量员和勤杂工等等说不清的角色。我们身陷其中,痛并努力着。”  相似文献   

10.
每年录取新生时,总会产生强烈的想法:要考取大学是何等的难啊?这难,不仅难在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并且还难在要各门功课平均都处于优等水平。象我所在的这种“热门系”,如果在近十门学科中,那怕非重要的一门不是“优”而是“良”,就有落选的危险。一门“良”,就把总分拉下来了,而在众多考生“争跳龙门”时,总分差一分,总名次就可能掉下几十甚至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基层干部是基层改革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和具体实施者 ,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基层干部的形象如何 ,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 ,而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的严肃政治问题。因此 ,党的基层干部要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 ,重视自身形象 ,在转变思想和作风上下功夫。党的形象 ,就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总体影响 ,反映在人民群众对党的直接评价。党的形象不是空洞的 ,是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 ,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基层干部的行为和作风反映和折射出来。可见 ,党的基层干部的行为和作风 ,不仅仅是他个人行为的外…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两个“首先做到”,说出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使各级领导看到了自己的责任。领导就是表率,领导就是航标。只要各级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那么无论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就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转变。 但“说到”易,“做到”难,尤其是要“首先做到”,就更是难上加难。 一是难在自己。一些人当了官,立马就觉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 民收入的战略措施,农业和 农村结构调整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百姓普遍关注的重大话题。春暖花开之际,记者深入河南农村的田间地头,围绕这个话题,同基层干部群众话调整、查原因、谈对策、议发展。干部工作不到位农业结构调整难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河南农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热情非常高涨,然而,由于基层干部基本素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干部工作和群众致富的愿望形成明显反差,由此造成农区特别是粮棉主产区的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调结构不为农民增收,求政绩终将误导农民。…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瞭望》1986,(42)
清晨,自行车的洪流在城市的大街上滚动。天津市和平区区长张好生几乎天天置身于这个洪流中。一次,一条街道的下水道堵塞了,污水外溢。早上八点半,附近居民正要打电话向排管处报告,几名管道修理工人已经赶到了。“你们怎么知道这里冒水了?”人们迷惑不解。工人说:“我们刚上班,就接到了张区长的电话。”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冬天群众买菜难、买煤难的问题,都是还没有反映到区政府,就被张好生骑车路过发现,并很快解决了。骑车  相似文献   

15.
施平 《瞭望》2002,(Z1)
无论抓什么工作,最忌的就是大家泛泛而谈, 谈过之后,束之高阁。但是,在我们的一些地 方,一些部门,恰恰谈风极盛。无论什么事情——中央的方针,国家的决策,上级的指示,群众的意见——他们都拿到一定的会议上“议”过,也往往止于“议过”。 比如,中央指示要精简会议,少发文件,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于是,他们专门为此召集了常委会或全委会或联席会,“议一议”此事。会上不少同志“联系工作实际,谈了文山会海的危害,指出,迷恋文山会海是党性不  相似文献   

16.
李秋生 《民主》2006,(1):40-40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并到居民小区慰问群众。一位市民说:“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社会秩序也很好。谢谢党和政府,把群众放在心里。”温家宝说:“你这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党和人民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7.
“唉!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难啊!”一谈到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就摇首皱眉,唉声叹气。老办法果真都不灵了吗?不尽然。诚然,有些“老办法”确实不灵了;如那些忽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强调“精神万能”的空洞说教,动不动就要“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的极左经,理所当然要“寿终正寝”了。但是,还有另外一些“老办法”,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创造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它们不仅没有失灵,而且经过实践的淬砺,更加发扬光大了。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关心群众生活,作群众表率;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等。今天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又有哪一个群众不欢迎,哪一个会说这样“不灵”了呢?  相似文献   

18.
企业里的官都难当,大官有大的难处,小官有小的难处,所以名剧《七品芝麻官》里一连道出了十几个“难难难……”可见古往今来,官无论大小都是不好当的。说当官难,难就难在当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行,否则那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笔者当年就活受过这么一回罪。那年,我25岁,担任了某化工厂的电话班班长。开始时自然是少年  相似文献   

19.
薛鑫良 《民主》2004,(2):44-44
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最近讲了一段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的大实话。他说:干部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更新“官”念,坚持“两手抓”。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往往能够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实践证明,凡是“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就难以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有权威,难以发展。华西提倡的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党员干部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四十多年来始终是“一面为人民谋利益的旗帜”。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享”,老百姓也不会让干部穷到哪里去。只要我们“有难官当”,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也一定会支持我们,共同克服困难(引自200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他还说过:“看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引自2001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陈鲁民 《民主》2006,(9):43-43
群众是什么,怎样对待群众?这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问题,但又是个常讲常新与时俱进的问题。《尚书》说:“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说:“百姓是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水。”尼采说:“群众是无数个零。”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比之下,我以为李瑞环同志在其新著里说的更全面也更深刻:“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靠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确实有许多实际困难,而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