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向宪法致敬     
《人大论坛》2014,(12):11-1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同时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此举意味着,中国人将以崭新而生动的形式向宪法表达敬畏,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10-11
今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时代主人》2015,(1):46-4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江西省各地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这一重要精神,纷纷启动新任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2014年12月30日上午,乐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表决通过市财政局、安监局、环保局、民宗局和检察院共8名人员的任命议案  相似文献   

5.
<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大法。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明确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本文就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略陈管见。一、宪法宣誓的缘起和我国宪法宣  相似文献   

7.
立法     
<正>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据新华网11月1日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1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决定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  相似文献   

8.
去年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我当天一大早就拿到报纸认真学习《决定》。当看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段文字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用钢笔在报纸的这段内容处圈上了重重的一笔。早在十年前,我  相似文献   

9.
正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是法治社会的鲜明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98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法治梦"也是"中国梦"。让一切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勇于投入法治中国的时代热流中,盛世需要娱乐之作,更需要警世警心、黄钟大吕之作。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看到这条新闻,我激动不已。在去年的两会上,我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将每年12月4日确立的"法制宣传日"改为"国家宪法日"。使之成为宣传宪法、普及宪法、实施宪法的全民宪法节日。后来我得知,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亟待顶层规范。应该说,宪法宣誓制度在一些地方已早有尝试,只是没有通过顶层设计来规范。当务之急是要进行顶层规范:立法规范。应及时通过法律修正写进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依法明确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设立"宪法日"与确定宪法宣誓制度。这是建党以来第一次通过仪式的表达来体现宪法文化,在全民族层面上培育宪法精神和树立宪法权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法律仪式能够强化宪法的神圣性,增强宪法认同感,推动宪法信仰确立。因此,需要规范法律仪式,普及法律仪式,创新法律仪式,以此培育宪法信仰。  相似文献   

13.
翟永冠  白靖利  杨丁淼 《创造》2014,(12):22-23
正12月19日,"2014年年度热字"评选结果揭晓,"法"和"反腐"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法治"一词在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之——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意识、宪法观念、宪法权威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个"法治中国"形象正映人全世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7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提出所有宣誓人员适用统一的70字誓词。在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意义重大,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作草案说明时说:"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  相似文献   

15.
曹众 《人民政坛》2014,(12):38-38
<正>新中国成立65周年后,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此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也第一次将"依宪治国"载入党具有规范效力的决定中。宪法是不是法?这个问题显得既深刻又浅显。以现情观察,它在审查、判决、救济等方面的例证实在很少,民众的认知层面也较低。于此,一些人有这疑问也就不难理解。"把宪法看成是一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正值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根据国家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的规定,湖南省民政厅举行了全厅首次宪法宣誓活动,推动全省民政系统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深入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和"五化"民政建设,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贡献。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0月27日下午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作出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赞成对决定草案进一步修改后,提请本次会议表决通过。  相似文献   

19.
苏醒 《人大建设》2022,(1):48-49
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指示要求,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郑州市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宣传活动,为全区干部群众送上了一场法治盛宴. "宪"入为主,助力建设法治政府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  相似文献   

20.
正实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制度,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进步。在我国,从1954年宪法诞生,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再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毫无疑问是全党全国重视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风向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党中央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