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人民日报》8月11日刊文《别让"官赖"成为诚信建设绊脚石》,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现象有所抬头,"官赖"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长期拖欠债务,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玩起资金"躲猫猫",致使法院的还债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政府部门本应带头讲诚信守信用,但一些地方政府长期拖欠工程款,欠债不还,产生了新型债务关系,变成了"政府债主",成了百姓口中的"官赖"。这样的"债主",其实质就是利  相似文献   

2.
<正>某地领导开会时批评有的领导干部说话不算话、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糊弄百姓的行为是"官赖"。"官赖"现象值得警惕,并予以切实根治,以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官赖"现象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官"赖"官",有"大官"赖"小官",也有"小官"赖"大官",还有"新官"赖"旧官"。比如上级承诺给下级的帮助不兑现,下级拍胸脯要落实的交办事项不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都是其典型表现。二是"官"赖民,在解决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民工工资、疑难信访问题等等方面,不少领导干部反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组关于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据了解,文成整个县府大院内除了一幢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主楼外,其余建筑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有的建于解放前,有的则是在五六十年代。政府大楼"寒碜",网民直呼"温暖",并非幸灾乐祸,没有人会认为政府办公大楼越陈旧破烂、官员办公条件越艰苦越好,而是被多年来文成县政府官员所坚守的价值理念所感动。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领导干部公开承诺成为地方政府执政的一股清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地方的官员承诺取得了较好落实,然而也有官员的承诺变"沉诺",反而透支了政府的信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段时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出现滞销,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扩展销售渠道、增加企业和农户收入,纷纷加入网络直播带货队伍,推介本地特色产业,为当地农产品代言,这样的干部我们理应给予点赞。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官员直播带货也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有的"说上就上",事先对产品质量不闻不问;有的为撑  相似文献   

6.
张桂辉 《人民政坛》2014,(10):38-39
<正>近年来,诸如"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社会"之类的口号时常可见,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诚信现象仍时有发生。日前,新华社曝光了一些地方政府知情不报、不当辟"谣"、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拖欠债务、空头支票等七种失信行为。可想而知,这样的政府非但发挥不了引导支撑作用,反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诚信社会建设的进程。诚信,既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支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7.
陈璇  文雅茜 《浙江人大》2012,(11):14-17
多个地方政府近年来陆续进行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实践,但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和受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局限,往往"昙花一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该如何突围?近几个月,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市贾汪区、安徽省庐江县等地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或在网络上公开"晾晒"官员家庭财产,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一些曾经被认为是财产公示破冰或地方探索样本的试点地方,却因各种因素"人走政息"或"偃旗息鼓",让人神伤。从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首次被提出,到现在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国的  相似文献   

8.
鄂璠 《小康》2012,(7):44-47
正"招商"日渐成为县级政府开拓财路的不二法门,但国家审计署对54个县的审计结果显示,县域在招商过程中难免饥不择食,有的在"食物"选择上毫不挑剔,有的却是在"食用"方法上不经筛选"接待就是生产力",6月20日,甘肃省天水市接待办公室外墙上的一条标语被传上网,瞬间成为焦点,网民评论多持负面意见。对于"迎来送往"、"三公消费"等现象的新一轮抨击,让地方官员们焦头烂额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改变过去领导干部出访或下基层视察的迎送"陈规",深为全国人民由衷称道。然而时至今日,一些地方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基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迎送现象。笔者以为,党中央已做出了表率,各级地方政府也应果断地废除这种讲排场、图形式的兴师动众的"陋习"。 我们的各级领导都是人民的儿子。地方官员包括省市领导干  相似文献   

10.
政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一个地方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少群众想到找政协委员反映.这是和政协委员讲真话的品格分不开的.如果政协委员也像一些"官员"(不是所有的"官员";尽管有的委员本身就是"官员",但是许多"官员"委员并没有"官气")那样,只是说"官话"、说"套话",说"假话"、说"废话"、"打官腔"、不实事求是地"唱高调",如果政协委员遇到群众反映的棘手的问题不敢表态、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如果政协委员只是明哲保身、不得罪人、遇事只说"三分话",只是做一个"好好先生",这样的政协委员就会使群众失望.群众会摇头叹气说:"没劲!"  相似文献   

11.
付超 《电子政务》2011,(6):106-109
描述了电子政务环境下官员语言嬗变现象,从"官腔官调"到"网言网语",从上传下达到平级交流是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官员语言变迁的写照;分析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官员的语言特征;论述了新环境下政府官员语言嬗变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旭 《人民公安》2007,(22):8-8
"官员倡烟"倡导不出税收繁荣的艳阳天,只能是助长腐败,这种"官员倡烟"的活动就此打住为好。一份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让湖北省荆州市一些地方"官员倡烟"景  相似文献   

13.
"下海"本意是指到大海中去,自然包括渔民出海捕鱼.借用"下海"一词来指人们的经济行为则是近几年国人的创造.如今,人们把凡是向市场经济迈出一步都称为"下海".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官员(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中的副处级、处级及其以上的官员)掀起了新的一轮下海浪潮.就目前看来,我国官员下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辞官下海",一种是"带薪下海",本文探讨的是"辞官下海".  相似文献   

14.
罗屿 《小康》2012,(4):39-41
正一些地方官员到了国外,"不懂穿衣"、"不会吃饭",讲话时尽是大话空话套话,有时还带有"暴发户"心态。在国际交往中地方官员缺失哪些常识?涉外交往遭遇冲突时又该如何解决?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强调:中国官员需补"对外交流课"  相似文献   

15.
于建嵘 《人民论坛》2012,(19):56-57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急剧下降,长期累积就可能形成一种针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的"抽象愤怒",群体性事件就是这种"抽象愤怒"的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6.
营商环境核心问题是政企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维护市场关系、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市场发展活力,关键在于抓好政务诚信建设.当前,民营企业家普遍认为,营商环境的真正"痛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官不理旧账".一些地方一届政府一套政策,一任领导一个想法,一旦主要领导干部变动,相关工作延续性就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推倒重来,根本不把承诺和规划当回事,导致企业血本无归.二是"开门迎客,关门打狗".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承诺都能做,一旦市场主体资金到位、项目启动,就完全变成另一副面孔.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政务诚信问题.启示我们政务诚信犹如附着在政府肌理中的"思维之纲",必须抓住政务诚信这一"牛鼻子",努力打造无障碍、重规则、高品质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举债搞政绩工程,是近年来官场上的一大“亮点”,也是个别官员得以升迁的一条“捷径”。据统计,在我国662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诸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百里长廊”等政绩工程,主要资金来源靠政府举债。为了还债,有的政府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甚至对农民乱收费、乱摊派。  相似文献   

18.
财政博弈的困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静 《小康》2004,(12):46-47
可以说,全国多 数县的财政即是"吃 饭财政",又是"讨饭 财政"(向上级),甚至 极少数已经成了"抢 饭财政"(向农民)。与 此同时,一些地方基 层政府官员的行为也 开始产生扭曲、异化, "欺上瞒下"的官场陋 规屡禁不绝,中央的 政策在基层推行时经 常走样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打通决策部署和落实政策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地方存在松松垮垮、推诿扯皮的现象,有的为官不为,"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有的敷衍了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使政策落实总是"在路上"。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攻坚克难、真抓实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9,(6):49-50
政府要下很大的决心——这是解决保障住房最核心的问题"走了这么多地方,还没有哪个地方像厦门一样,老百姓都说政府好的",天津市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徐保满感叹,很多地方老百姓都在骂官员,只有厦门例外,可以说人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