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安全和人道主义构成重大挑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当前,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军控仍然面临概念不清、政治障碍、军事诱惑及问责困难等诸多问题,难以实质性推进。基于对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概念、原则和机制的分析,国际社会宜从现有国际法和军控体系出发,以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机制为主导,厘清主要概念,遵守明确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健全相关机制,推动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军控稳步前行。中国需重视参与和推动这一议题的探讨,提升在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军控谈判中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也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军控受挫的相关准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人工智能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来,国际军控与裁军领域呈现强劲反弹、升温,成为与金融危机、气候变暖相提并论的国际关注热点。国际核裁军曙光再现,美国核军控政策和策略高调调整;美、俄缔结双边核裁军新条约;多边核军控议题出现一些松动;核安全问题凸显;核不扩散条约审议大会取得成果。这表明国际军控与裁军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态势,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军控政策和策略的调整。但总体来看,美国核军控与裁军政策的调整仍是虚多实少,其核武器政策的两大战略目标:核威慑及防扩散不仅丝毫无损,还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7年后,美国为了继续保持核战略优势,遏制其他国家可能对其形成的挑战,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加速了在欧洲地区部署反导系统的步伐,导致与俄罗斯的矛盾加剧,双方展开了新一轮的反导博弈。俄利用总体国力回升之势,加大与美抗衡力度。美则无视俄方利益,坚持其反导计划不动摇。俄美新一轮反导博弈使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对世界军事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导言(一)问题的提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军控政策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从积极推动军备控制到抵制甚至反对军备控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单边军控领域,老布什政府单方面宣布大幅度裁减战术核武器;在双边军控领域,美国与苏联(俄罗斯)签订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多边军控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并签署了《欧洲常规力量公约》、《开放天空条约》、《禁止化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领域的美国例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例外主义的外交传统在其国际法实践中也有多种表现,在国际人权、环境、贸易、反恐、军控等领域突出地表现为以单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行为。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和谐关系的主要协调者,应从自身的立法、决策、实施、争端解决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应对美国的例外主义行为,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与非政府组织、全球市民社会合作建立全球治理的模式,以更好地以多边途径解决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为什么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的安全形势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理念是如何演变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作何评价?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特色"体现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为此我刊特约请著名军事专家、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徐光裕将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太空多极化、战场化、产业化三大趋势的发展,人类已迈入第三太空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太空军备竞赛、太空武装冲突、太空物体碰撞、太空资源争夺等安全风险剧增,而原有的国际太空军控规则已难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人类迫切需要就新时代的太空安全观凝聚共识,以构建和完善新的太空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8.
后冷战时代的太空军备竞赛业已出现,太空武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美国谋求太空霸权,企图实现太空控制战略;同时,太空缺乏危机管控协调机制,使得太空军备竞赛容易引发太空战.太空战不仅会危害太空的可持续利用,也会引发核战风险,导致灾难性后果.国际社会为阻止军备竞赛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是因美国反对太空军备控制,太空军控谈判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政治带来全方位冲击,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明显的波折起伏,各种风险交织叠加、挑战增多.美国特朗普政府强化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强硬推行大国竞争政策,国际军控机制等诸多安全架构受到严重冲击,国际安全合作遭遇严重阻碍.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国际安全失序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显现,局部冲突交替升温、难以平息,国际安全治理面临更多挑战.军事科技进步不断加快、战略思维趋向活跃,战争形态进一步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演进.面对动荡失序的世界,国际社会需要凝聚广泛共识,积极推进安全合作,努力寻找化解紧张局势和纷争、消解战乱和冲突的有效途径及办法,以维护基本的战略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冷战期间,非国家行为体并未被美国列为核扩散的防控目标;在有关核扩散的威胁评估中,非国家行为体亦非美国的重要关切。冷战结束之初的一些国际事态和事件,引发了美国对非国家行为体涉足核扩散的担忧,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双边或者多边合作政策,致力于从上游阻断核扩散,并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建设初步的危机管理与后果处理能力。"9.11"之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威胁被提高到同国家核扩散威胁同等重要的程度,与威胁认知不断加深同步的是美国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加强。随后提出的各种政策倡议、倡导的各类国际合作既加强了防扩散的内容,也加强了对扩散过程的干预,同时提升了本国的危机应对能力。美国全面调整了军控和防扩散政策的重心,从重视防扩散制度建设转向关注相应政策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也谈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兼评美国学者科兹的几个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共及其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苏共内部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美国学者科兹看到是这个特权阶层搞跨了苏共和苏联,却不懂得它产生的真正原因,而是把它归之于改革,进而得出了反对市场化改革的错误结论.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不改革、不正确地进行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6年,您就在<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一书中提出:"政党政治进一步现代化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政党现代化"这个问题,但在那时人们对"政党现代化"这个词还相当陌生,所以您的提法应该说十分"前卫".那么,您当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由于户籍制度等社会原因,他们下一代的问题日趋突现。根据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笔者从我国“外来人员第二代”的现实境遇出发,提出了对这个群体犯罪问题的预防与治理对策,以供社会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克里姆林宫易帜十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之亡,戈尔巴乔夫及其所代表的那一代苏共领导人有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责任,但根源在于其制度基因和历史演变."斯大林模式"不过是斯大林主义的乌托邦,并非社会主义的合适的社会模式;大俄罗斯主义的单一制国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核军备竞赛、国民经济军事化都是导致苏联衰败的原因;极权官僚制度及其必然的腐败最终葬送了党和国家,苏联是"自杀自灭",亡于"脑坏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潮流的新认识.认清时代潮流,有助于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曾将"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概括为历史潮流.70年代以后,兴起了新的时代潮流,江泽民同志将其概括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不仅对于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时代主题的理解和正确判断世界大事中的是非.  相似文献   

18.
苏共败亡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说明我们党不仅善于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而且善于借鉴和吸取其他政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欧洲左翼政党大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8-9日,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在罗马召开,300多位来自欧盟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德国民社党、意大利重建共、西班牙联合左翼、希腊左联党等欧盟12国的14个共产党与左翼政党成为该党首批成员.法共和捷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共产党虽出席了成立大会,但由于党内有不同意见或对建党呼吁书内容持有异议,决定暂不正式参加新党.大会一致选举意大利重建共全国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为该党主席.另外,葡共、德国的共、北欧绿党左翼联盟、古巴共、巴西共、日共等22个来自欧、亚、拉美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应邀派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民党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六次重大历史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对自身建设进行的一次深刻调整。研究它的历史演变 ,关注其现状与未来走向 ,对于研究政党政治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