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两个无法回避的深层矛盾:一是共产党员应遵循的思想道德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行的经济伦理原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所应当遵循的思想道德原则集中体现为两条,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主义原则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市场经济则以利益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以利益作为驱动各利益主体的基本动力。追求和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构成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党对市场经济的领导,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对于推动党的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必须加强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权利和利益的自主性。这就决定了各地方、各经营单位在经济利益上具有相对的独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挑战,重新认识个人价值观念,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种价值观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价值观念总是和利益相联的,利益是最集中最充分显示价值的测量器,人们通过追求自己一定的利益来体现个体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人们…  相似文献   

4.
贺海波  黄红发 《求实》2015,(2):82-90
"行动者与结构"分析框架既认同结构对行动的限制,也肯定行动对结构的影响,认为二者是互相建构的关系。当前,国家、利益表达客体、大众传媒和弱势群体等行动者采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相符合的策略行动,并生产出利益表达的特定社会结构,致使弱势群体形成了不合理的利益表达逻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表达的合理逻辑是个体利益受损时应通过正当渠道合理表达寻求补偿,但要顾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国家、利益表达客体、大众传媒和弱势群体等行动者应改进策略行动,营造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表达的社会结构,从而解构与重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逻辑,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跨跃。  相似文献   

5.
利益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称,它表现了人的社会活动的动因,思想意识的基础和社会冲突的根源。 利益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强有力的杠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6.
根源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在现代市场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利益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构筑在社会公德之上。离开了社会公德的制约,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利益的作用就会减弱。同理,离开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性就受到了动摇。因此,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目标的正确实现。  相似文献   

7.
无论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身的理论逻辑,还是就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需求来说,都有必要从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论断,如“物的依赖性”的不可逾越、生产力轴心、主体性驱动、次生社会形态的独立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法、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联系。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多方面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对制度体制的新理解、更加全面科学的社会结构观、国家及其政府职能的复归、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崭新的历史思维的萌生。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各个利益群体在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和矛盾,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际关系的重要特征。1.在利益格局重新组合过程中产生新的利益矛盾。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交替过渡的改革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利益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利益格局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重新组合的时期。譬如,相当数量的农民已经开始分化成为乡企工人、亦工亦农专业户和个体工商户,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和组成、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陈耕 《理论与当代》2003,(12):26-2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垄断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性弊端逐渐暴露,垄断行业靠行政垄断获得垄断利益,既阻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公平有效竞争,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平。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原有的利益主体单一化和利益分配平均化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化经济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经济利益来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由此也带来了利益分配不公、利益差距过大等问题,造成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本文论述了社会利益矛盾的形成、表现和正确处理社会利益矛盾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益机制是国家与政府调整生产关系、巩固上层建筑、推进国家核心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在我国多元一体利益格局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利益机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把实施各种利益机制与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向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思想,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的一些价值原则对大学生思想道  相似文献   

14.
查仲春 《理论学刊》2005,(11):42-43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思想,为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依法治国提供了适宜的经济土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基础。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多样化和利益分配市场化两大特征,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正是从这两大特征中产生出…  相似文献   

15.
马红霞 《世纪桥》2014,(2):45-46
利益实现是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要求,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利益在理论上的体现。随着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在利益分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合理的分化现象:利益差距的加大、利益代表者的腐化以及利益失衡机制都降低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甚至对其产生了质疑,这直接威胁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和谐关系的基本理论,对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和谐进行了探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基础和机制;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原则和目标;利益关系协调和法制建设是利益关系和谐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利益表达和利益保障是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利益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摘     
《红旗文稿》2012,(3):39-40
石仲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反对片面追求个人、群体和集团的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我们国家所以强调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是要像套在孙悟空头上的那个"紧箍咒"一样,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约束其背离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负面效应,但是,不少人对这个"紧箍咒"  相似文献   

18.
党性原则同市场经济原则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者的价值定位根本不同。市场经济原则的价值观念定位于单个经济主体利益,党性原则价值观念定位于人民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尽管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但仍然存在着多元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存在着单个经济主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正是这种利益驱动和利益的差异矛盾构成了市场中各经济主体自主、积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它正在引起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带来重大影响,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灌注了新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时期的新特点。 其一,市场经济的利益多元性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层次性。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性经济,这种经济必然带来利益差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包含着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及部门、地方和国家等方面的利益。这些不同的利益引发出的思想问题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也随之而变化。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关系方面的矛盾。其表现形式最基本、最突出的有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