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既为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和知识应用等重要职能。从长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开展高校创新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科技和知识的创新是高校创新教育的关键;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是高校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创新的有效模式,可以通过新设专业培养学科馆员,在知识管理中培养学科馆员,并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应该以学科化服务为中心,成为学科建设的指南针,信息咨询的储存器和知识推广的传播机,深入全面地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创造型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大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其关键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素质,创造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就其本质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主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是主体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不可或缺的中介要素。是人才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源泉。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批判性、独创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也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作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主体的高等院校 ,广泛采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 ,从而使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教育方式和观念都产生了诸多变革。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然而,当前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和很大规模上制约着整个教育领域.在教育内容方面,都是只注重书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知识的应用和现实背景,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理解,学生只是模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忽视了其它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方法上,以解题、练题、押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求大运动量训练,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用死程序来代替生动的创造,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及个性的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战场,如何从传统以传播知识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转向以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现代培养模式,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对隐默知识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对基于隐默知识挖掘导向的高等院校培养模式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然而,当前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和很大规模上制约着整个教育领域。在教育内容方面,都是只注重书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知识的应用和现实背景,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理解,学生只是模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忽视了其它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方法上,以解题、练题、押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求大运动量训练,学生死记硬背,生搬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以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掌握知识的内涵是创新不是因袭。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主题。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结果,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作用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一、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建立良好的知识环境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寻求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是建立在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诸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知识创新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打破传统观念,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教育创新之路.高校教育应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实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要素、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等学校是以知识的传播和人的培养为基础,以知识的生产为重心,以知识的物化为途径而构成的三大基本职能并存的高智力劳动领域。高校的知识物化职能,对于智力资本构成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设计研制开发出大量的智力、功能、物化形态的手段,而且有助于以知识、资本和劳动为内涵的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它也为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经济前提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琳  刘华锋 《工会论坛》2005,11(1):96-97
创新人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只有构建由教育主体、教育实施者、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构成的培养体系 ,酿造由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实践环境、知识环境、网络环境等构成的培育环境 ,才能更好地完成该使命。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传播社会文明和创造社会文明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在高校构建廉政文化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一、弘扬高校廉政文化是时代的呼唤。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拓全方位的创新教育,以达到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创新知识的目的,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分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创新教育问题1.学会学习新知识.学会获取、选择、利用、交流和开发信息的本领,将自己改造为"信息人".2.培养创新能力,提倡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格,培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积累创造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研究、思维、表达的能力.3.通过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开拓创新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知识创新管理的战略角度出发探讨了高校的战略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观点为,高校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内部化、共同化、连接化、表面化、内部循环化等知识转换与创新的螺旋循环,实现知识创新的同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内部化是教学主导型高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模式中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内部循环化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方式和关键环节。每一所大学都要在自己的办学活动中,积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现实,积极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科研能力,为自己的大学定好位,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当前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过于单一化、程序化和随意化.上海海洋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实施科普教育为基础,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搭建了科学商店、海洋生物实践工作站、食品安全宣传的平台,将科普教育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创造了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则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三创"教育为核心,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育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高校作为人类知识的高级传播机构 ,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