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确区分、认识和掌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治安不同的特点,是做好当前城镇治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城镇治安“防控力”与“破坏力”、基本特点、主体职能任务、治安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动力及方式、群防群治力量、警民关系与警察形象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可以了解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治安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面是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一起决定了收入的初次分配。政府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监督和检查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具有鲜明的特征。解决我国收入初次分配问题的重点是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中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分配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当时特定的生产方式相一致并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分配方式必然发生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必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论。长期以来.人们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唯一的分配原则。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只是劳动层面的按劳分配已远远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建立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明确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方式之后 ,有人认为这一分配方式是具有剥削性质的分配关系 ,这实际上对它的一种误读 ,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 ,并不具有制度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与资本主义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不是对立关系 ,而是完全可以进行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5.
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经济活动都是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行使某种权力,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而运作的过程。对于经济主体而言,就是运用其经济权力、承担经济风险、谋取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运用国家政权对社会经济进行控制、调节、分配,并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交织运行的经济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这两者的结构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形式、结果也不同。本文仅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要求我们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合理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政府的统制功能,扩大社会的自治功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公民的关系。 一、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要以市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工资分配制度有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旧的分配格局正在向市场机制转化:市场决定工资,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宏观调控。一个以工资与贡献同步,分配与生产挂钩,报酬与劳动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国家的基本经济单位,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的支持。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的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企业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为国家制定计划提供了大量统计数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法文化是典型的公法文化。具有浓厚的国家崇拜色彩。在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国家崇拜观念被创造性地转换成以国家为核心的“新传统”法观念,本文称之为法律国家主义。世纪之交的中国正走向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法律国家主义作为计划经济和人治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观念已经并必将进  相似文献   

10.
煤炭企业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础工业。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由政府统管,盈利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包着,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与此相适应,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了市场。如何按照新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改进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总结近几年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实践和在走向市场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应重视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 ,煤炭行业的形成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计划经济时期 ,它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工业用煤和生活用煤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由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其它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原因 ,造成煤炭用量减少 ,煤炭出现过剩。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 ,首先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参与市场竞争、适应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 ,是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类行政组织发展与行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行政组织是指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非行政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由行政组织和类行政组织共同承担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就是由单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向双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文章将类行政组织问题做为研究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阐述了类行政组织的作用、地位、内部结构及其变化特点 ,进而探讨了行政组织的类行政组织化的趋势和限度  相似文献   

13.
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胜在市场,企业决胜在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也是管理转型的基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形势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成为社会热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管理还很不适应,忽视企业管理的现象随处可见。一是“以跑代管”,企业的经营者将主要精力放在跑“领导”、跑“项目”、“政策”上,这种做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能有效,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灵了,争取领导支持是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伦理体系,其伦理体系的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于缺失了物质基础和利益机制,夸大精神的作用,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隐含着极大的隐患。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从它起步的时候,就没有非常成熟的经营理念,使乡镇企业的伦理建设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不同的政府行为模式,经济体制转变必然要求政府行为的转变与之适应。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已成昨日黄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这一重大转变迫切呼唤政府行为的转变。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作用范围、行为方式和监督机制谈一点管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有为与无为的合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问题的对策陈刚劳动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劳动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出与计划体制下不同的特点,并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17.
透视金锣舞保护图景可以看出,国家力量、社会力量及文化主体三方在瑶族文化保护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他们在如何对待文化保护问题上既有相应的文化自觉,同时部分人在分配文化遗产的"红利"问题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瑶族与外界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及由此带来的民族素质提高和外来文化涵化密切相关。开展中和位育,正确把握所处的环境并求得和谐发展,是当前瑶族文化保护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所呈现出来的首要特征是:收入水平低、平均主义突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全面而深入地取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整个国家经  相似文献   

19.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主要由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构成。市场形势就是指市场上的供求、价格、竞争状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其行为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市场形势的变化必然引起企业行为的变化。目前,石油市场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及特点,积极寻找相应对策,及时进行调整适应新环境,对走上市场后石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石油市场形势的新特点 石油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其实就是指在目前石油市场上呈现出来的,在供求、价格、竞争  相似文献   

20.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研究人学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将人学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企业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一、市场经济呼唤人学的拓宽与结合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有其必然性。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思想观念中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嬗变的核心,是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发展,追求物质实惠、实现个人价值的取向日益明显和强化。这种变化,冲击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一元化价值观念,反映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份的多元利益关系并存的客观现实。必须看到,人们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特点是即时性的,这种状况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果加以积极引导,它就会朝更高的层次转化;如果放任自流,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得以发展,可能造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因此,面对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