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造就了毛泽东的哲学、业绩和风格。中国的今天和明天仍然需要毛泽东,尤其需要他的哲学方法论,在其指导下,把第“二次革命”引向深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今天,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方法论,在理论上利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对哲学方法论一贯重视 毛泽东哲学的方法论就是指毛泽东常讲的“思想方法论”或“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对此,毛泽东一贯非常重视。 1920年,当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在形成的时候,他就把科学世界观看成是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他在致蔡和森的信中专门讲了个“方法问题”。其中讲到:“目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何孟雄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他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酃县中村乡,十七岁时就投入毛泽东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的民主革命运动中。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受组织委托赴京绥  相似文献   

3.
青年怀念毛泽东现象分析刘书林鲁迅先生曾说过,在中国要对一个人作出客观评论,须等他去世后三十年。然而毛泽东逝世不久,人们就感到伟人离去的巨大缺憾。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心底却越来越升腾起对毛泽东主席的强烈怀念和敬仰,社会上连续几年出现了被称做“毛泽东热”、...  相似文献   

4.
一、“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发言权。他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正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光辉成就,与他学哲学用哲学是分不开的.早在青年时期,毛泽东就酷爱哲学.他视哲学为大本大源,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并说只有对哲学深下功夫,日新月进,才能不盲从他人是非,有自己真正的主张.从保存下来的他的《讲堂录》看,记的多是哲学、历史等.杨昌济老师翻译的日本的《西洋伦理学史》,他一字不漏地抄了下来.毛泽东不仅爱学哲学,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毛泽东读过的《伦理原理》是德国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著的一部带有二元论色彩的伦理学著作.毛泽东在这本书上写了许多批语.阐述自己的伦理观、历史观、世界观以及对原著的引伸或批判,也有对原著的简要赞同语和章、段的提要.其中有许多地方是联系中国历史和“五四”前夜的国事与思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提出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观点.毛泽东反对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他在1917年8月给黎锦熙的信中说:“吾意即西方思想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相似文献   

6.
回顾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的调查研究实践和理论,可以看到毛泽东是注重并善于调查研究的楷模,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调查研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始终贯穿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以毛泽东调查理论为指导,既要重视调查研究,又要善于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西门子的一系列管理方略中有一项最令人关 注:“traffic light system”即信号灯制度。柯菲德在西 门子(美国)任职期间,这项制度曾经帮助他将这个 亏损的集团迅速带入了盈利。 “我当然希望在西门子(美国)我的一些成功经 验可以继续发挥到我现在的职位上来,其中一项是信 号灯的制度(红、绿、黄灯的制度)。哪些是我们要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来的。什么叫“实事求是”?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据此,他要求全党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他的这个光辉思想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正是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路线和政策,使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二、关于统一战线的地位  1.“法宝说”是对统一战线战略地位的最精辟的概括。  理论界一致认为,“法宝说”是对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的最精辟概括。“法宝说”的依据是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毛泽东同志早在1939年就提出了“三大法宝”的论断,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并且强调指出:“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个论断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结…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著作选读》第715页)以后,毛泽东同志又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957年5月25日在接见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是完整的、系统的,其核心和精华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共产党人党性的高度,阐述了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认识工具.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我党坚持调查研究的典范。他的调查研究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一生重视调查研究的原因主要有:湖湘文化的影响、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人生抱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这位湖南农民的儿子,曾接受过民间流传的粗浅的佛学知识,信过佛。当他母亲生病时,他也曾去拜过佛。周恩来在《学习毛泽东》一文中讲过:“他(指毛泽东)在小时候也是相信神的,而且信得很厉害。”后来,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潜心研究过佛学,并有许多真知灼见,为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宗教问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1966年9月5日上午,在中南海游泳池休息室里,贺龙看了吴法宪的诬告信之后,问道:“我要不要找吴法宪他们谈谈?”毛泽东说:“有什么好谈的?”又说:“你不要怕,我当你的保皇派。”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论述,即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个现代化”思想,萌生于50年代初期。1953年6月,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谈话中指出:“青年团要学会领导青年,和成  相似文献   

16.
1933年11月,毛泽东先后到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研究,写出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在长冈乡、才溪乡深入群众,对苏维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和扩大红军等各方面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这两个模范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号召全国各苏区学习。同时,严肃批评了一些地方干部不关心群众的官僚主义。毛泽东的长冈乡、才溪乡调查,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值得我们永远坚持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建立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重要地位。他分析了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阻力与可行性,认为:中国地缘政治的重点在东方--日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美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敌人;日本属于“中间地带”,是联合反霸的对象。提出了对日外交策略:新中国建立以后,和平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严厉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同时主张宽容今天的日本;以宽松的民间外交打破中日外交的僵局;面向未来建立正常的中日关系。在毛泽东对日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日于1972年恢复了友好的邦交关系。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基本工作方法。当前深化党校改革,必须在这个基本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回顾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伟大实践中.就是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指导思想是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相结合。毛泽东外交思想具体体现了恩格斯所讲的,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必须首先要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和广阔胸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就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共产党人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周总理引中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国际主义指导下的爱国主义。毛泽东外交思想主要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1958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建的三明钢铁厂破土动工。1973年6月10日毛泽东给李庆霖的复信印发全党。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教师李庆霖,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反映了其子上山下乡后生活上遇到困难。毛泽东于1973年4月25日给李庆霖复信,寄去300元,并指出"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此后,中央政治局几次听取有关汇报,研究统筹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