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Web 3.0行将具备Web 2.0欠缺的共识集置、自动履行、权力下放等优点,经由区块链促动引发价值共享、个体坐庄、互联互通等趋势。然而,此番趋势越是加深,Web 3.0内嵌秩序的外部矛盾将越发凸显,这既源于以之为基座的元宇宙、NFT、DAO、DeFi、X to Earn等应用场景不受控制的拓展,也源于封闭的国家立法在面对具备“融通”品性的技术变革时,原生机制性条件被消解,隐藏其后的是“规则叠加”的掣肘抵消、“去中心化”的想象误解和“跨维协调”的准据缺失。结合本土实际,政策制定者需通过对技术构架的祛魅和对惯性认知的证伪,反思“被冠于”新兴技术之上的外驱型立法,综合构建内含前瞻理念、特殊原则、治理要素和多元教义的Web 3.0治理规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刑事犯罪态势的变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发挥好刑事检察职能,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刑事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出发,可以发现基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仍存在办案思维固化、恢复性司法功能履行不充分、“四大检察”融合度不高的问题,应聚焦更新刑事检察司法理念,激发刑事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以横向一体化提升刑事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进一步深化刑事检察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为推动和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智慧。  相似文献   

3.
鲍禄 《政法论丛》2014,(1):30-37
按照时间顺序和发展内容,可以对现代法制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分别用“法律1.0时代…法律2.0时代”和“法律3.0时代”来标识。当代世界,以各国的国家法、国与国的国际法和区域一体化的超国家法为三种法律形态,已经步入“法律3.0时代”。三种形态共存构成了全球法律复杂多样的面貌,三者之间的互动使得其中任一类型法律的属性、存在和运行,都会直接受到其他两个的作用和影响。我国目前面,临从“法律1.0时代”到“法律3.0时代”三重任务叠加的情形。向内,这指向从民主与法制到“法治中国”的全面建设;向外,这意味着应对、合作、参与全球性的法律秩序建设,其中包括法律规则制度、甚至原则理念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和法治进程始终伴随着检察监督,检察监督是法治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检察监督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体现了现代司法制度的文明成果,也符合我国司法制度的历史传统,适应了现代化和法治的要求。本文简略的回顾了我国百年来的宪政历史和检察制度的变迁历程,以探求二者之间的必然的隶属联系。  相似文献   

5.
6.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陕西省检察机关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支持,以持续落实最高检系列检察建议为切入点,主动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办理社会化工作大格局,多措并举、强化协作、全力推进,依法能动履职,以“我管”促“都管”,积极探索检察建议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检察建议工作陕西特色,以检察建议助推省域社会治理,为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7.
田宏杰 《政法论坛》2024,(3):125-137
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既是创新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模式的应有之义,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战略之举。从试点情况来看,制度供给不足、民行检察案件“成案难”、人才建设与专业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瓶颈。为此,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以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检察治理质效,助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代化的实现:一是完善知识产权诉讼程序立法,建议增设知识产权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和支持起诉制度。二是优化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运行机制,包括统一知识产权综合检察的规范适用尺度,加大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检察监督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强度。三是创新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治理能力建设,包括厘清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组织定位、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理论研究、做强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外脑智库。  相似文献   

8.
郭兴莲 《法学杂志》2007,28(6):82-84
法律监督的发展,需要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引,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努力提高履职效益,优化内外部关系.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元宇宙”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概念,具有空间和技术的偏义性、演进性、探索性和前瞻性,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元宇宙商业热潮给商标法律制度带来了地域性突破、商标标志虚拟语境化、商品和服务分类升级以及商标侵权判断跨空间化等一系列挑战。目前,商标法律制度可以通过思路转化、规则协调,解决元宇宙中的商标法律问题;但也需要对元宇宙技术背景下的商标制度重塑展开思考,以应对元宇宙中的商标管理和保护出现的特殊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纠纷发酵在基层,激化在基层。检察机关通过能动履职,推动轻罪治理等方式促进诉源治理,效果良好。但当前基层检察机关诉源治理工作中存在实体化运行机制不完善、工作缺乏层次性和体系性、检察机关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等问题,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大格局、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化解的工作体系及转变理念、深化创新能动履职提升检察人员素能的强化诉源治理工作的基层检察方案。  相似文献   

12.
石珍 《行政与法》2014,(10):26-33
随着社会自治领域的日益扩大,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一元权力结构逐渐解体,公共权力领域和私权领域的二元性分化开始显现,治理型政府取代管理型政府已逐步成为现代政府建构的主导形态.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演进,单纯的形式法治已经无法适应治理型政府的内涵与要求,作为一种更为合乎权利保障要求的法治形式,实质法治亦将在执法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执法理念与执法目的的变迁必然影响到执法理念的更新与升级.管制范式下的干预性执法、惩戒性执法、自卫性执法、专断性执法等理念需要转变,给付性执法、恢复性执法、履职性执法以及参与性执法等理念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韦倩婵 《法制与社会》2011,(25):118-119
司法调解在我国非诉讼解决纠纷体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分析司法调解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认为司法调解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对解决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秀峰  许奎 《人民检察》2022,(21):32-36
当前,数字检察正处于从“智能系统建设”向“智能制造”迭代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新模式、新内容、新实践,数字检察发展面临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数据获取存在难题等困境。为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检察机关应依法能动履职,提升数字检察履职能力,坚持系统观念、转换思维范式;破除信息共享壁垒,畅通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充分进行调查核实,准确及时发现线索。此外,基于数据权力的公权属性,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应保护好数据安全,维护好数据权利。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来进行民事检察和解工作已经体现在了相关法律精神中。民事检察和解工作当前还存在认识程度不够、系统化履职欠缺、和解效力难保障、人员调解素能需提高等问题,为此需要转变办案观念、系统化寻求和解节点、多手段保证和解效果、发挥检察机关协调功能、提高干警群众工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行政检察监督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当从完善行政诉讼法及其它配套法律入手,实现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有效监督。在对行政检察权科学配置时应坚持法治原则和遵守宪法、法律的原则;要重点关注科学配置行政检察监督权的尺度,保证检察机关的权责的统一,强化行政检察监督程序;具体制度设计上要明确行政检察监督的原则、范围和程序,以及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7,(3):57-66
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对优化检察职能提出具体时间表之际,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防部门面临着整体转隶国家监察委员会,原有的检察监督体系有待优化,检察职能亟需重新定位。从法律监督的本源深度剖析当前面临的困境,提出构建未来新型检察监督职能体系的设想,以达到科学配置检察职能并实现良性运转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强化监狱检察对罪犯申诉权的保障功能,是在深化监狱巡回检察背景下,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维护罪犯合法权益的题中之义,也是发现和纠正冤错案件的重要途径。目前,监狱检察在罪犯申诉权的保障方面还存在对申诉处置简单、观念落后、申诉法制教育和情绪疏导不到位等不足。可通过加强罪犯申诉维权法治教育、完善申诉专项巡回检察制度、建立罪犯申诉大数据分析库、健全获得律师帮助等方式,以能动履职完善监狱检察对罪犯申诉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陈军 《政法论丛》2020,(5):50-59
"四大检察"改革实质是检察业务模块化和一体化的检察权重组。检察权的权力溯源和重配的理论设证,需要重点释明公益诉讼权能单列之公诉关系理论突破和法益维护机制革新的价值理据,并契合新监察制度下的刑事诉讼检察"引擎"权能之定位和"护诉为民"角色之回归。从而在法律监督权力分设的机遇和挑战之下,描绘"四大检察"横向配权的架构铺设、聚合效应、实质突破等制度图景。  相似文献   

20.
郑莹 《法制与社会》2015,(7):175-176
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延伸.网络空间日益发展壮大,但规范网络的法律法规却严重滞后.本文指出建立起有效的法治秩序,尽快地使网络空间从无序向法治过渡,不仅是网络安全和自由的需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