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一项重要的精神密码就在于始终坚持并不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从内涵实质来看,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主要由坚持历史自觉的朝气、坚持践行真理的志气、坚持敢于斗争的骨气和坚持人民中心的底气四方面构成。党先后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通过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探索历史规律、在顺应历史趋势中捕捉历史机遇、在澄清历史选择中实现历史使命等主题,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历史主动精神的百年历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以历史意识为根本涵养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规律为遵循深化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总结为方法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自信为导向升华历史主动精神,从而更好地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展现出的优秀精神品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惧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新时代青年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应从加强理论武装、培育历史思维、增强历史主动、践行使命担当四个方面着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自觉加强“五史”学习,在历史经验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国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防范“四种危险”;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目标,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追问马克思恩格斯为何提出这一命题,必须回到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上进行科学的解答。谁是历史的主体、以何主动性、怎样创造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对这些问题都是在“无意识的自然必然性”的论域上回答的,但却有着本质的差别。人类社会历史的自然必然性的规律,是人们以创造自己生活为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创造历史主体的“无意识”,构成唯物史观解答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特质,也是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焕发无产阶级历史主体自觉性,进而开创自己解放自己历史的道路,提出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命题,并在法国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验证中进一步提升了共产党人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地位。由此,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焕发和引领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4.
刘刚 《桂海论丛》2022,(4):34-3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和平与发展主旨下的复杂性斗争、历史主动精神引领的创新性变革、治理基础上的全方位历史性成就,阐释了斗争、变革、发展成就之间的逻辑关联,既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实践基础,又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实践逻辑线索,贯穿并统一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之中。从总体性上认识和把握这一实践逻辑,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规律的揭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王天民 《人民论坛》2022,(Z1):42-45
历史主动精神,与一定历史时代的发展主题密切相关,与历史主体的责任和使命密切相关。新时代党员干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对于在复杂多变国际格局中赢得主动,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深远意义。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和践行历史主动精神,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担当,在变局中开新局切实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补短板强弱项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兼顾辩证施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6.
乔秀丽 《理论月刊》2022,(11):25-33
历史主动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起点上提出的全新政治命题,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百年来栉风沐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层动因。探寻这一全新政治话语的理论出场,必须要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生动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溯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渊源;从认识框架来看,需从主导之维、作用之维、目的之维等多重维度来辩证分析其丰富内涵;从实践指向来看,需在保持理论学习、坚持自我革命以及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其历史主动精神。这种历史主动精神不仅体现在顺应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总结历史经验、开辟历史道路,担当历史使命、推动历史进程等方面,而且是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精神动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生出的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鲜亮底色、对资本主义文明实现全面超越的文明形态。从逻辑关系来看,历史主动精神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远大目标和崇高信仰、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从实践路径来看,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观,为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精神纽带和价值引领,为回应和解决人类社会文明道路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历史观这一问题上,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主体、规律等方面提出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受偶然性逻辑支配的,其动力是"话语"而不是生产力的发展,其主体是多元主体而不是工人阶级。实质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新纪元,带领着全国人民向近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历史性和开创性的一步。五四民主精神始终贯穿于五四运动并延续至今,其实践演进阶段性地体现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体现在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中,体现在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民主精神,在我国民主政治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齐卫平 《人民论坛》2022,(16):59-63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大势,深察世界动向,把握客观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流砥柱。新征程伴随“两个大局”的演进,党的使命十分艰巨,要保持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和战胜新的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党的二十大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新征程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在破解各种难题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威力;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提高战胜风险挑战的本领和能力,解决好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发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握历史主动是一个集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于一体的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涉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与经验。把握历史主动,前提在于遵循历史规律,基础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动力在于尊重历史主体,重点在于增强历史担当,关键在于抓住历史机遇,精髓在于勇于自我革命。系统阐释并充分运用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总结30年解放思想的基本经验,最根本的是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始终坚持和发扬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精神;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和新一轮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新一轮继续解放思想的目标内容、对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戴先军 《前沿》2003,(7):3-6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 ,是社会政治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崭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从五个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从实现阶级统治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功能、国际国内形势、“三个代表”的贯彻落实五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独创性的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考察和总结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时期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条件和形式;改革开放新时期,则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转换,缘于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需要,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逻辑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与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始终是与"学习"紧密联系的;现实逻辑体现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学习型政党给予知识的供给和能力的支撑来形成政治智慧;内在逻辑体现在政治文明进程中政治知识化的发展要求;内容逻辑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逻辑体现在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价值哲学逻辑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领袖的社会历史作用始终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和重视。在资产阶级政治学研究中,无论是传统的思想还是当代的行为主义,都存在着片面夸大政治领袖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意志左右政治进程,社会局势和历史发展的偏颇与局限性。本文则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个人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前提,以生产力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源泉,论证了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形态,进而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演进逻辑,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和时代判断,在实践中坚持与发展了唯物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根基于唯物史观“人的主体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人的主体性及其创造价值,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旨归,即党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其价值方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其价值目标、以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其价值尺度、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解放为其终极价值目的。为实现其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变革中国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继往开来持续构筑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