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年来,湖南文化实现了新的飞跃。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声名鹊起。当代湖南文化人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以吃得苦、霸得蛮、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推进了湖南文化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化的发展,在全国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现象,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势头,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动漫湘军在全国影响深远,无论是发展模式、发展思路,还是体制机制改革,都为其他产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世人对于湖南某项事业的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往往冠以“湘军”之名。80年代 ,曾涌现了一支名噪一时的“文学湘军”。到了90年代末 ,一直名不见经传的“湖南电视”知名度越来越大 ,过去连买个摄像机都得打报告请政府出钱的省广播电视厅 ,居然拥有了一二十亿的资产 ,甚至有了上市的股份公司。人们对于一鸣惊人的“湖南电视”刮目相看 ,在惊异之余 ,再次以“湘军”称之。为了了解崛起的“湖南电视”发展的情况 ,我们采访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魏文彬。他带我们参观了广播电视大厦 ,浏览了度假式国际山庄,向我们介绍了…  相似文献   

4.
每每朋友们聚会,大家的话题不知怎么都会扯到"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似乎对湖南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崇尚感、兴奋感。而听到这些议论,作为一个长期在北京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湖南人,我自然也会激起一种家乡人的骄傲。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底蕴,为新时期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样也是湖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推动湖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湖南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产业走在前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开创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一起被称为晚清“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彭玉麟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曾入石鼓书院读书。咸丰三年,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创办湘军水师,在湖南广招奇士能人,彭玉麟遂以一介书生投入湘军水师,与千总杨载福各领一营。由于他智勇双全,在攻打田家镇、湖口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便逐步擢升至水师统领,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一员骁将。  相似文献   

7.
追溯历史,湖湘文化绵延千年弦歌不绝;放眼当代,文化湘军蜚声中外风生水起。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自古以来,湖南就是一块文化繁荣的宝地。值得推敲的是,湖湘大地三面环山,夏季酷热冬季阴寒,  相似文献   

8.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08,(10):33-37
张辉瓒,字石侯,1885年生于湖南长沙东乡,幼年念私塾,成年后先后就读于湖南兵目学堂和保定北洋军官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1911年学成归国,适逢辛亥武昌起义,湖南光复,被推选为省都督府参谋、军需学校总队长兼军事学教员,随后被派赴德国考察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归国。1917年,张辉瓒响应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战争,召集一些人成立独立团,充当游击司令,1918年转任兵站总监。1920年,任湘军第二区司令,旋任第四混成旅旅长兼湖南警务处处长。1923年,张辉瓒随湖南前省长、督军潭延阎投靠孙中山,加入国民党,先后任湘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湘军第一军第九师师长。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上,素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湖南,曾出现了不少浴血抗敌的人物。被誉为“飞将军”的湖南湘乡县人刘锦棠,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刘锦棠,字毅斋,1844年生。刘锦棠在祖母的扶养下长大成人,1862年加入湘军刘松山部,开始其漫长的戎马生涯。这时,他的叔父刘松山已升任总兵,成为湘军独挡一面的战将。刘锦棠跟随其叔父.先后转战于赣、皖、豫、晋、直、鲁等省,屡立战功,官至道员并加布政使衔。1869年,刘松山率老  相似文献   

10.
追溯历史,湖湘文化绵延千年弦歌不绝;放眼当代,文化湘军蜚声中外风生水起。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自古以来,湖南就是一块文化繁荣的宝地。值得推敲的是,湖湘大地三面环山,夏季酷热冬季阴寒,春秋时晴时雨、骤冷骤热,古时本属居住条件恶劣的荒蛮之地,想来也不该是文化隆兴之地,然而幸得一弯湘江水,赋予三湘大地以  相似文献   

11.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一起被称为晚清“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彭玉麟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曾入石鼓书院读书。咸丰三年,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创办湘军水师,在湖南广招奇士能人,彭玉麟遂以一介书生投入湘军水师,与千总杨载福各领一营。由于他智勇双全,在攻打田家镇、湖口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便逐步擢升至水师统领,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一员骁将。彭玉麟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其残酷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径显然应该谴责,但是其节操道德,尤…  相似文献   

12.
杨立三,字咏南,号名世,1900年1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市郊一个佃农家庭,自幼即遭受地主的残酷压榨。为了寻找光明,19岁的杨立三曾投入湘军,在湖南军阀张辉瓒部当过文书、司务长,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后来因看不惯旧军队的黑暗,他愤然离开湘军回家务农。  相似文献   

13.
自鸦片战争爆发到中华民国的创立初期,时间不到100年,湖南涌现出来的高级人才,论质论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对此,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评论说:湘省士风,云兴雷奋,咸同以还,人才辈出,为各省所难能,古来所未有。自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人才集中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直至当代的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湖南人才始终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以毛泽东、刘少奇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登上历史舞台,湖南人才进入了鼎盛时期,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文化艺术方面,湖南的人才都堪称翘楚,湖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推动中国…  相似文献   

14.
寻找起跳点     
一、唐人神为何“长不大”?  围绕湖南的“十五”发展规划,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湖南众多领导与省内知名专家、企业界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复展开讨论,其中一个中心议题:产业湘军该如何突破,成为上至省长,下到专家反复探求的话题。湖南经济下一步能走向何方,如今已经是一个充满忧患与紧迫感的话题。“警惕中部塌陷,湖南期待奋起”,我们将全力呼唤“寻找经济的起跳点”。这种起跳点又该在哪里呢?  说起产业湘军,我们不能不首先提到湖南最大的一家肉制品加工企业,株洲的唐人神。因为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唐人神代表着湖南农业…  相似文献   

15.
李微 《新湘评论》2008,(9):32-32,33
近年来湖南“文化湘军”异军突起,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涌现,亟待法律予以调整。2002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理460佘件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案件,着力在涉及出版、电视、动漫等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充分发挥保护、规范、促进创新的职能作用,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司法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湘潭、湘乡毗邻,军旅中两县人素来以同乡相认。彭德怀是湘潭人,在湘军中他有一位湘乡籍的老乡,又兼是军校同学,此人本来也有机会与彭德怀走上一条相同的道路,可惜他几次辜负了彭德怀的厚望,在几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以人生悲剧而告终。这个人名叫李绶明。李绶明,又名李旭,湘乡下湾人,8岁入私塾,14岁进东山学校。1913年投入湘军,1922年以湘军第一师一团二营八连上尉连长身份带职进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与彭德怀、黄公略同学。李缓明受训结业后返回原部队,从继续当连长到升少校营长,1924年因部队被打散回到湘乡…  相似文献   

17.
陈嘉祜,湖南湘阴人,湘军将领,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追随和拥护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率部队驻防韶关。1927年,上海、广州反革命政变期间.他联合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被国民党右派谴责为“叛将”。他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人,为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上,素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湖南,曾出现了不少浴血抗敌的人物。被誉为“飞将军”的湖南湘乡县人刘锦棠,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刘锦棠,字毅斋,1844年生。刘锦棠在祖母的扶养下长大成人,1862年加入湘军刘松山部,开始其漫长的戎马生涯。这时,他的叔父刘松山已升任总兵,成为湘军独挡一面的战将。刘锦棠跟随其叔父,先后转战于赣、皖、豫、晋、直、鲁等省,屡立战功,官至道员并加布政使衔。1869年,刘松山率老湘军随左宗棠进入甘肃,次年春,刘松山在攻打甘肃回民军的重要据点金积堡时,中炮…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的含义 恩格斯说: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这是广义的文化。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偏重精神层面,这是狭义的文化。无论广义狭义.我们都得承认: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政治制度是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文化:明木、清瓷是文化:举国救灾同样是文化。  相似文献   

20.
黄埔三杰     
据黄埔一期的同学回忆,“黄埔三杰”为陈赓、贺衷寒、蒋先云。三杰均来自湘江。蒋先云是湖南新田人,入黄埔前,在毛泽东介绍下加入共产党。贺衷寒出生于湖南岳阳,曾于岳阳、长沙等地搞学生运动。陈赓是湘军行伍出身,1924年与蒋先云、贺衷寒同时参加了黄埔一期的招生考试。早已以一笔锦绣文章饮誉湘江的蒋先云笔试成绩名列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