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具有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任务之一。我国培养卓越复合型法律人才要以专门培养模式为主,延长培养时间,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推进培养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相似文献   

3.
龙涛 《法制与社会》2012,(24):218-219
中国入世后,“英语+法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奇缺,“法律英语”课程又受制于师资的匮乏.就“法律英语”课而言,学生的复合首先要求教师的复合,如何培养具备法学与语言学复合型的师资是当前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泮天 《法制与社会》2012,(21):235-236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偏重实践性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教育.我国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模式存在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模糊和过于偏重理论传授,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的缺陷.完善我国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举措包括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的调整,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常态化、机制化以及教学水平和师生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王印  路军 《法制与社会》2014,(11):227-228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分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重点。法律思维能力是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核心的专业素养。传统的法学教育不能满足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是培养良好法律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各高等院校已经在循序渐进地探索与改革法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法学本科课程设计中仍存在着课程顺序及梯度安排不合理、缺乏法律实务技巧专业指导课程、课堂授课以输出为主、缺乏互动式问答、选修课设计缺陷明显、学生对法律前沿资讯掌握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已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学习英国职业适合性阶段的法律事务技巧培养课程,美国选修课课程设计模式以及德国Seminar模式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对当前法律人才培养课程设计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法律论辩训练针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法学专业自身特点及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应运而生,目的以法学案例为载体通过论辩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论辩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鉴于跨越医学和法学两个学科的特点,医事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模式与途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法律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法律英语本科复合型法律人才三种教学模式除存在学时得不到保证、师资力量有限和教材陈旧落后的问题外,最主要的问题是没统一的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标准。实践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达到教学要求标准的基本途径是修订和完善现行教学大纲,或者制定新的统一的《高校法学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0.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指明了我国法学教育的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律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但作为一项全国性教育公共政策,没有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法律人才需求的现实与特点,不能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法律人才问题,故应增设"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类型,在人才标准、培养模式、培养主体、培养机制上有所特殊性,体现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学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即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人才与治国之才,以提升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此,法学教育必须突出研究性教学在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己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相似文献   

12.
职业选择多样化的背景,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法学人才的培养,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该着重培养复合型、专业化、职业化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马晨清 《法制与社会》2011,(31):239-240
了解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的背景,把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有助于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置和选择。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硕士研究生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就是将以结合本科专业为着眼点的培养模式与以司法资格考试为着眼点的培养模式予以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中国建设既需要大批懂经济、懂管理同时又懂法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又需要大批职业化的法律人才.这不仅给我国法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也对我们法学教育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高等法学教育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而且还要面向全社会培养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是一种包含和超越一般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本科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的和谐统一,寻求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5.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自1996年正式实施、试办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实施的法学教育制度之一.十年来,随着试点院校的不断拓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成为各培养单位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作者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宏观视野下,分析了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并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形势,提出了在法律硕士培养上要进一步明确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法律硕士的培养应当朝着提高法律硕士学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法律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及法律实务能力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6.
张倩 《法制与社会》2010,(30):245-245
作为为社会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新兴专业,医事法律专业近些年得到快速的发展。如何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应用技能,教学改革是关键。我们在总结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从“十一五”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的重要举措.检视“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过程,它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在已经启动的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在“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四方面问题:建立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改革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平台.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破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难题,有利于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校高质量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级型复合型、实践性法律人才,然而其传统的注重课堂教授而忽视实践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并不能完成这个目标。为了更好地培养法律硕士,有必要将诊所法律教育引入法律硕士教育。将诊所法律教育作为法律硕士教育的必修课有助于对法律硕士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诊所法律教育本土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诊所法律教育是中国法律硕士培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用军 《法制与社会》2012,(24):222-224,234
法学专业就业率走低的原因有法治进程和文化背景因素,但主要是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教育模式、专业开设和分类培养出现了问题,简单说,是整个现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脱节,法律教育没有遵循法律职业的特性规律进行培养,将法律人才的职业化等同于普通自然科学学科的职业化,遍地开花的法学教育却无法培育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端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确立为精英式职业人才,并在学制,人才分类和教育模式上加以调整,这既是对就业问题的回应,更是法学教育本质的历史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法学双语教学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乐平 《河北法学》2005,23(11):158-160
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即法学双语教学是法律全球化不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培养法学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从师资、学生英语水平、教材、教学方法、考核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法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