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毅 《湖湘论坛》2001,14(6):37-39
文学是民族文化心理历程活的“化石”。文学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有许多通融的地方。本文就选择这样的角度,去探视冯子振与湖湘文化的关系。一冯子振(1257—1348年)的文学创造带有独特的湖湘文化的印记。这从其作品的以下三个特点可看出来。其一,对屈原,贾谊的景仰,并刻意以骚赋为楷模。“自楚汉时期屈原流寓沅湘、贾谊谪宦长沙之后,流波所及,始开湖南文学风气。尤其是屈原的辞赋……在开创了一个与《诗经》风格迥异的南方楚辞,离骚文学流派的同时,也奠定了湖南文学的基石。屈、贾一直是古代湖南士子引为骄傲的文章和道德…  相似文献   

2.
一帘一帘,犹一片。王同祖《阮郎归》词:“一帘疏雨细于尘,春寒愁杀人。”元好问《点绛唇》词:“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宋·无名氏《祝英台近》词:“可怜泪湿春绡,怨题红叶,落红乱,一帘风雨。”李清照《更漏子》词:“朱户锁,玉楼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精神现象,其本原是什么?在我国古代文学论著中最具权威性的论断是《乐记·乐本》篇所说:“乐者,……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精书·音乐志》载沈约就梁武帝萧衍《思弘古乐诏》所作《赛答》称:“《乐记》取公孙尼子。”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也说:“《乐记》者,公孙尼子次撰也。”又《隋书·经籍志》有“《公孙尼子》一卷”,注云:“尼似孔子弟子。”公孙尼子当是今存《乐记)}最早的作者。虽然该书后来经历苟况、刘德及其手下儒生、司马迁、戴圣、诸少孙、王禹、刘向乃至马融等人的整理和改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曾于一九一九年接手主编过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会的周刊《新湖南》。对于从哪一期起接编,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从第七期起;另一说是从第三期起。到目前止, “七期说”占上风;“三期说”只有当年《新湖南》的编辑人员龙伯坚(敏莹)。他在《回忆〈新湖南〉》一文中说:“《新湖南》周刊出完两期以后,我便建议毛泽东同志接编”;“自第七期起开始……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5.
“尋根熱”歷久不衰。不少人看了本期《尋根記》一文中所载的馬來西亞華裔鄧威廉先生遵先辈之願,經歷艱難,終於在河南尋到了鄧氏祖根的故事,會勾起許多聯想。為尋中華民族之根而來到中國大陆的炎黄子孫,大都去陝西朝拜黃帝陵,而去湖南参谒炎帝陵的人却少得多。因此,本期《參谒炎帝陵》一文,對炎黃子孫來說  相似文献   

6.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120,载本刊2007年第2期)12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注“成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hé)。“知”,同“智”。公绰,孟公绰,鲁国大夫。卞庄子,鲁国人。“要”:“约”的假借字,意即穷困。(据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译子路问什么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洁身克己,卞庄子那样的勇…  相似文献   

7.
《华阳国志》说:羌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对“昆”与“叟”的命名研究,很有人涉及,这于解决楚民族起源问题正乃一把钥匙。一、昆与卵许慎释“昆”:“同也,从日从比。”徐锴也说:“日日比之是谓同也”,望文生义,不足训。《尔雅·释鱼》曰:“鲲,鱼子”,《郝疏》:“凡鱼之子,总名鲲。”一语启人茅塞。鲲是鱼卵,“昆”莫非是卵么?循着这  相似文献   

8.
(一) “振宇”究竟是谁的笔名?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相当不一致。大约在1979年前,几乎并不知道“振宇”是蔡和森或向警予的笔名,1979年6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印的《蔡和森文集》(上、下册)就没有将“振宇”发表在《向导》周报上的36篇文章收进去。1980年3月人民出版社编印的《蔡和森文集》首次将“振宇”的上述文章收入。同年6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增订《蔡和森文集》(上、下册),也将这些文章收  相似文献   

9.
《生查子·元夕》词作者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的作者是谁,历有争议,一说欧阳修,一说朱淑真。明杨慎《词品》:“词则佳矣,岂良人象妇宜道耶?”清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介绍朱淑真《断肠词》时说:“其元夜《生查子》一首,本欧阳修作,而《庐陵集》一百三十一卷中,编录者妄行采入,世遂  相似文献   

10.
有民谣说:“没有东北人不敢干的事,没有广东人不敢吃的东西。”看来广东人的爱吃和敢吃是“有口皆碑”的。广东人为什么爱吃野生动物?围绕这个话题,记者访问过多位专家和市民,答案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种饮食传统。就像陕西人爱吃面,四川人爱吃辣椒一样。唐代以前,广东原始的捕捞狩猎的生活方式沿续的时间可能更久。西汉《淮南子》记载:“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得而弃之不用。”其中的髯蛇就是现在的蚺蛇。《清稗类钞》中称:“粤人嗜食蛇……其以蛇与猫同食也,谓之龙虎菜。”不难看出广东人吃食野生动物历史之悠久。进补的观念。这…  相似文献   

11.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99,载本刊2006年第2期)100·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注南容,孔子弟子南宫适,字子容。“白圭”:代表《诗经·大雅·抑》篇中的两句诗———“白圭之玷(diàn,白玉上的斑点),尚可磨也;斯言之玷(转喻污点),不可为也(无法消除掉)”。“子”,这里指女儿。译南容反复诵读“白圭”诗句,孔子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按孔子赞成为人、治学都要牢记不苟言妄言,做到对己对人负责。“白圭”诗句确实好,那些“玩”学问而不是“做”学问的公子哥儿派头的“学者”不妨学学南容,“三复”之,警醒之。101·…  相似文献   

12.
崇高美的艺术追求——论谢冰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冰莹,现代著名女散文家,湖南新化人,早年曾与陈天华、成仿吾被称为湖南新化“三才子”。陈天华以《猛回头》、《警世钟》风行于世,唤醒国民灵魂;成仿吾独树文艺批评大旗,以异常勇猛的气势,在文坛上刮起一股股旋风;谢冰莹则以散文作品名扬天下,奠定她在文坛上的独特地位。她的《从军日记》一出,便引起文坛轰动,被译成数国文字流传海外,美国、日本还将其选入中学课本;她的《女兵自传》一出便成了畅销书,当时青年男女做到了“人手一册”。她因此成了文坛上著名的“女兵”。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曾向她致函,表示敬意和祝贺。①…  相似文献   

13.
《论语》述而第七中的一章云:“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大多数人都认为“束修”是一捆干巴,是一种菲薄的见面礼,因而接受别人见面礼才给他讲的什么,反映了一种商品社会的“有偿服务”。对此,我一直是有怀疑的,因为《论语》中并无对学生送礼的记录,而学生中最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6,(4)
一、传说的由来关于蒋母王采玉及蒋介石的身世,有各种传说,众说纷纭,离奇曲折。尤其是《金陵春梦》中的传说最广。说蒋介石是河南许州(今许昌市)繁城镇后郑庄人,原名叫郑三发子,其母嫁给一个叫蒋肇聪的奉化人,将三发子带到蒋家,改名蒋中正——这便是《金陵春梦》第一集《郑三发子》的惊人之笔。关于这一“新发现”的来源和依据,唐人在《关于<金陵春梦)及其他》一文中是这样说的:“是1949年冬天,有一位真正的蒋介石侍从室侍卫官退休后来港,寻亲访友,希望‘叶落归根’,  相似文献   

15.
1919年11月8日至10日,湖南《大公报》在“要闻”前最显著的地位,刊登“本报特别启事”: “本报添约毛润之先生为馆外撰述员,此布。” 从那时起,毛泽东同志即与该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时达三年之久。在此期间,毛泽东同志做了这么几件事:①1919年11月在“研究”栏发动了关于赵女士自杀的讨论;②1920年9月至10月,发动了关于湖南地方自治问题的讨论;③1920年10月,在罗索、杜威以及张东荪、吴稚晖等来湘讲学时,《大公报》曾组织一批人纪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复旦大学老教授陈子展,湖南邵阳人,研究《楚辞》始于六十年代初。二十年来,在全国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最近,又问世了一部近五十万字的专著《楚辞直解》(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一在中国落后、封闭而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妇女受封建礼教的压迫比男子更深。毛泽东早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揭示:女子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束缚,即比男子多一条绳索。在黑暗的旧社会,“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一而终”、“严守贞操”、“男尊女卑”等像枷锁一样套在妇女脖子上。有一首歌唱道:“旧社会好比是——黑圪隆洞的枯井万丈深。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妇女们最低层。”倾诉了广大妇女在“四条绳索”捆绑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也是封…  相似文献   

18.
不少词书、成语书、寓言故事书,都收有《新序》“叶公好龙”的故事,据清人《申子》辑本和刘向《新序》卷5《杂事》,这故事前面还有一段:陈国人子张听说鲁哀公好士,便不远千里赶到鲁国,,想干一番事业。但“子张见鲁哀公,七日,哀公不礼焉。”子张这才知道鲁哀公好士是假,怕士是真,于是编了“叶公好龙”的故事,托人转告哀公,随即离开鲁国。很显然,子张所编故事中的“叶公”,乃是影射鲁哀公。意谓哀公所怕的,乃是子张这样的“人龙”。 在我国古代,一些贤人常用龙自喻。子张在他所编故事里,也是以龙自喻的。检索史籍,子张确乎为一时俊杰。子张名叫颛孙师,“子张”是他的  相似文献   

19.
陈叔红 《湖湘论坛》2004,17(1):30-3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理解 ,《决定》最大的主题是 :“完善改革、突出改革、突出发展、关注民生” ,这是一个统领全局的纲领性文件 ;最亮的看点是“重人权、改产权、定政权” ,这对于完善体制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最新的理念是 :确立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的发展观 ,这对于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思想体系 ,是一个划时代的理论飞跃。下面 ,我主要结合湖南的发展实际 ,联系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工作职能 ,重点就落实新的发展观 ,加快湖南发展 ,谈点看法和体会。  一、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命为重     
受朋友的影响,我从半路起看央视一套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主人公宋慈凭借法医检验和逻辑推理,让一个个扑朔迷离、悬念迭起的无头命案真相大白。奇异的破案手段、迭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确实令人着迷。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主人公身上的那股疾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宋慈是历史人物,史料记载他“听讼清明,决事刚果,重证据实,以民命为重”。这部电视剧就是在他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历史似乎难免“惊人的相似”,就在《大宋提刑官》热播期间,佘祥林案余波未平之际,湖南又惊爆一大错案:16年前,怀化一个名叫滕兴善的人因“杀人碎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