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新 《法制博览》2011,(2):32-33
传统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卖掉一头,买了一头公牛, 你的牛群增长,经济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2.
刘洪波 《法制博览》2010,(12):69-69
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部分家长想去外地体检被当地公安拦截,引发堵路后有村民被拘捕,县政府称这“实现了打击少数人、教育一大片的目的”。血铅超标的事情多有,解决起来很困难,这是规律,受损害的人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没有使损害停止下来的希望。但像嘉禾这样,外出体检都要被拦截,这还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3.
餐桌上,除了“胡”系列果蔬,我们还有“番”系列的,比如番茄、番薯(红薯)、番椒(海椒、辣椒)、番石榴、番木瓜:还有“洋”系列的,洋葱、洋姜、洋芋(土豆)、洋白菜(卷心菜)等等。  相似文献   

4.
金新 《法制博览》2010,(16):76-76
《读者》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江南一座古村游览风景区,几十位游客正兴致勃勃地参观清代某五品官遗留下的豪宅。这座豪宅典雅庄严、精巧别致,游客们赞不绝口。而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这座豪宅的屋檐竟是另一间小巧整洁的小屋子的房盖。也就是说,在这座豪宅的屋檐下又建成一间小屋子。  相似文献   

5.
周兴旺 《工会博览》2014,(28):13-13
有个河南小伙子叫付永伟,是个80后。2005年,高中毕业的付永伟来到北京,在东城区一家公司当保安。24小时在岗,小付觉得工作很枯燥。他经常站在公司门口,望着人群,给自己“放风”。每当有邮递员蹬着自行车经过时,他的目光都追出很远。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手段的联系是必然的,目标有真有假,手段有实有虚;目标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手段有错误和不错误之别,等等。  相似文献   

7.
许斌 《法制博览》2011,(10):56-57
2月16日,北京市出台楼市调控15条细则,针对外地人购房,特别规定“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购房。  相似文献   

8.
马德 《法制博览》2009,(14):40-41
真小人盛行的时代,真君子行于世,都是会被斥为“伪君子”的,只是百姓希望多有这样的“伪君子”。 据说“清官是一种不祥”,按照现在犬儒们的人文理念:人治社会出不了清官,法治社会不需要清官。所以清朝的汤斌实在有点“后现代意味”:像他这样的官,前朝出不了,现在不能出,那么只有寄希望于未来了。  相似文献   

9.
每年夏秋两季,牧民们都要将羊群迁移几次。在迁移中,羊群要经过的地方,不是危险的山口,就是狭窄的盆地。这地方总会有狼群出没,每次不损失几只羊,是无法通过的。  相似文献   

10.
胡中柱 《法制博览》2010,(10):22-23
曾从一份杂志上,看到过一则报道,说境外有个人做了个实验,在两个果园的门口,各竖了一块牌子。一块上写着“严禁人内摘果”,另一块则是“原则上不准摘果”。待到果熟之日,前者丰硕满园,后者寥寥无几。实验者得出结论:“原则上”的禁止,是“实际上的允许甚至纵容”。  相似文献   

11.
时光 《法制博览》2009,(8):43-43
曾公出生人死戎马半生,终成沧海枭雄。一个读书人,能有这样的成就,不可不说是个异数。  相似文献   

12.
李睦 《工会博览》2008,(8):40-41
社会保障的建设关乎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因而广受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宣布将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一时间,引起各界瞩目,也成为了近期社会热议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社保问题专家、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教授。  相似文献   

13.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10):36-36
改革开放前,有一个词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那就是“反”字——不管是“反革命”,还是“反动”,或者“反社会”、“反人民”,都是些一沾上不死也得脱层皮的罪行。想想也是:人家都一窝蜂地往一个方向走,你却要出头逆向那么反一下,这不给大家填堵么?对你这种给大家伙找别扭的角色,那还不杀之也可,脱皮也可。  相似文献   

14.
晓佳同学,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表现不错。从我接手这个班以来,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上期期末的考试成绩却出人意料,出现了大的滑坡。  相似文献   

15.
杨照 《法制博览》2009,(10):39-39
先说一个笑话。有贼晚上进入人家家里偷东西,翻翻找找搞了老半天,什么也没找到。要走之前忍不住咒骂了一声:“什么人家,穷成这个德行!”不料本来似乎在床上熟睡的主人突然一跃起身,贼吓了一大跳,以为主人醒来要喊捉贼了。结果不是,主人从床头摸了两个铜板出来,客气地嘱咐:“这两个钱不成敬意,还要麻烦您别到外面说破了!”  相似文献   

16.
观博海 《法制博览》2009,(17):21-21
在中国的幼学启蒙读物里,常会收录一个“凿壁偷光”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匡衡的孩子,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给大户人家打工,但是却从来不收工钱。主人感到很奇怪,就问匡衡原因,匡衡说:“我知道您家里藏书很多,希望能够借阅您所有的书籍。”主人非常感动,就允许匡衡随便借阅自己的藏书。白天匡衡要干活,只有晚上才能看书,但他家实在太穷,连蜡烛也买不起,而邻居家虽然有蜡烛可烛光却透不来,匡衡就凿穿了墙壁,让烛光照过来,他借着这点微弱的光亮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曾几何时,人们满怀幻想投奔流光溢彩的城市,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尴尬:昂贵的房价、艰难的入学、拥堵的交通、上涨的物价……这些,无不敲打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8,(22):28-28
前不久,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作报告时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很富,但也要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说得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这话其实还应再补充一句,我们不仅需要成熟的富人,同样也需要成熟的穷人,只有大家都成熟了,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当官要有个当官的样儿,似乎没什么好说的。且不谈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小小的七品县令每逢出行,必是八抬大轿,鸣锣开道,煞是威风。现在的官没这么复杂,虽说是人民公仆,也不至于到了官民不分的地步。哪一级坐什么车,享受什么规格的待遇,都有明文规定。见多识广的人一看就知道来的是什么人物。  相似文献   

20.
老唐 《法制博览》2010,(18):58-58
饰演过青年偶像“许三多”,经常露出两排大白牙傻笑的王宝强,想凭着自己一张脸蛋混上一张北京户口,估计是自己的热脸庞贴上了北京的冷屁股吧,便通过媒体大倒苦水:我到底要纳多少税才能成为北京户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