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2.
加一 《中国减灾》2012,(23):24-27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在2012年接近结束的时刻,回顾十年来的"减灾文化"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21):28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健全机制、完善预案、组织演练、开展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着力加强综合减灾的能力建设,这是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支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上海市发挥民政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优势,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有力抓手,积极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一是注重"减灾"目标,强调"三个转变"。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发挥能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稳定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健全机制,深化创新,推动邯郸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3,(9):50-51
2013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定位是对去年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细化和具体化,它抓住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的关键,即弘扬防灾减灾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政府、组织和个人具备较强的灾害风险识别能力、掌握相应的减灾技能,这也是防灾减灾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南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灾情复杂、损失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1,(21):6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社区防灾减灾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在全国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7年9月,民政部制定并印发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在社区减灾机制、应急预案、减灾基础设施、减灾宣传教育和居  相似文献   

9.
王潇烨 《中国减灾》2013,(13):23-25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长江、淮河南北,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面对各类灾害的威胁,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紧紧依靠全省军民,坚持"以防为主、主动防范"的原则,扎实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减灾体系构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灾害预警预报、灾害救助、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日,本刊记者就江苏省防灾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2,(7):27-29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减灾救灾工作作为灾区工作首要任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加强减灾救灾机制建设,成功应对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7·18"及"7·23"暴雨洪涝等特大自然灾害,累计下拨救灾资金58.82亿元,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3,(13):30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11):48-49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说过:"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安排投资共计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减灾意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作为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2,(5):17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创新务实,开拓进取,以深入实施民政基础建设、民政项目建设、民政信息建设、民政法制建设、民政规范管理建设等"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基层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3,(13):26-27
江苏省是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江苏省减灾救灾工作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江苏"两个率先"战略需求为牵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工作导向,积极转变思维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体系建设,积极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为实现"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周萍 《中国减灾》2013,(21):20-23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理清新时期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思路,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并在政策创制、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冬春救助、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灾害信息员培训、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成效显著。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专访了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金海龙。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十二五"期间天津市自然灾害发生的总体情况。金海龙:"十二五"期间,天津市自然灾害总体趋缓,2012年突现极值。无论是发生的频率,还是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近年来天津市的自然灾害都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但2012年,天津市连续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的袭击,不论从致灾因子(如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次,还是影响的范围、造成的损失,均为近年来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1,(15):41
2011年5月12日,既是"5?12"汶川大地震3周年纪念日,又是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第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陕西省宝鸡市376万人民群众,以多种创新独特的方式,深切缅怀在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切实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了异彩纷呈、成效显著的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减灾》2012,(19):60-63
东亚峰会备灾能力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2012年9月18-20日,由民政部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东亚峰会备灾能力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为期三天,设置了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三个主要环节。研讨会紧密围绕提升备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1):18-23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科学防灾减灾理念,理清新时期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思路,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并在政策创制、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冬春救助、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灾害信息员培训、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成效显著.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专访了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金海龙.  相似文献   

20.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社区减灾是最基础、最基层也是最广泛深刻和全面综合的减灾工作。近年来,浙江省紧紧抓住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的有利契机,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加强研究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拓展社会参与,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