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国民法典》成功制定的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民法典》是举世闻名的民法典 ,它的制定和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制定及修改以及立法机构的设置 ,可以借鉴其经验。  相似文献   

2.
《法国民法典》是民法法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建基于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律和启蒙思想之上.既吸收了旧法合理的成分,又带有理性主义思想的印痕.拿破仑领导制定并强力推行的《法国民法典》,在社会文明和制度文明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民法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法律文化蕴含着相异的法律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对国家、群体及个人的法律活动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从法律文化角度浅析法国民法典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民法典在物权篇中规定了物权请求权.我国民法典是否规定物权请求权引起了学者的争论.我国民法典不宜规定物权请求权,应将其妨害除去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等内容规定在侵权行为法篇中,并对侵权行为法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5.
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民法典在物权篇中规定了物权请求权。我国民法典是否规定物权请求权引起了学者的争论。我国民法典不宜规定物权请求权,应将其妨害除去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等内容规定在侵权行为法篇中,并对侵权行为法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6.
法国民法典历经200年演变,其现状是有关调整民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渊源分散于民法典之外的现象极其普遍,而且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中受到欧洲法尤其是欧洲人权法院及欧盟法司法实践的深刻影响,民法典已失去作为市民社会私法领域普通法的基础地位,重新编纂成为法国众多法学家关注的焦点,并对其应采用的方式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国际惯例主要是通过当事人选择而得到适用,也有少数国家法律规定可以强制适用。我国民法通则和民法典草案中对国际惯例的适用问题均有规定,但存在不足。我国立法应从国际惯例本身的性质来对国际惯例在国内的适用作出规定,确立国际惯例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就我国民法典应否设立债法总则的问题,学术界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并各自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债法总则作为统帅债法规则并指导债法适用的总纲,应当为我国民法典所确立。这既是债法总则的功能使然,也是由风险社会中的民法定位决定的,而且还是我国民法典借鉴域外同类立法经验的理性选择。我国未来民事立法过程中,应当努力修正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及《侵权责任法》总则之间的关系,使后两者适应债法总则存在及适用之需要而做相应的修剪与调整。在我国民法典之债法篇的具体安排上,应当将债法总则作为单独的一章列于债法篇之首,并依次规定各种具体债。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产权之地位看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它是否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是否归类于某一法律部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搞清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关系,不仅有利于民法典的编纂,而且也有利于知识产权法典的编纂。  相似文献   

10.
<德国民法典>在世界民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重要代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德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动荡.民法典通过一系列修改、解释.适应了国内形势的发展,有效地调整着国内各种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德国民法典>修改方式的介绍,简单勾勒出20世纪<德国民法典>发展变化的轨迹,以兹能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格与主体资格及主体身份密切相关,人格权乃重要的主体权利。罗马法虽然没有人格权之说,但有人格权之内容,且对后来的民法典产生很大影响,尤其对《法国民法典》影响巨大。《法国民法典》在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采取了整体的人格权观点,法典在立法技术上采取概括的人格权保护方式;随社会的发展,新的人格权能不断被吸纳进去,故未产生一般人格权制度。而《德国民法典》受实证主义和康德伦理人格主义哲学的影响,坚信法定人格权观点,法典采取列举式人格权保护,在后来的发展中显现出明显的不足。其后,在法理学的发展下,借助判例确立了一般人格权制度,且对德国族民法典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他一些国家的民法典也对一般人格权制度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人格权立法模式的发展变化将为我国民商立法带来一些启示,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确立该制度的主动性,而且从立法技巧上,可以将传统人格权置于人身权之中,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人身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应如何安排人格权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如何规定人格权 ,是我国制定民法典中的问题之一。人格权关系属于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 ,应当“入典”;然而 ,人格权关系在权利的得失变更方面 ,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又有区别 ,因此不宜“独立成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对国际惯例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国际惯例的特性、功能和效力影响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对国际惯例予以深入思考和科学对待,并在民法典中确立国际惯例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的编纂引起了学者和立法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在其结构设计上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笔墨.在尊重现有学说的基础上,重整既有法律,进行不同程度的吸收和改造,是我国未来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在“总——分”结构的总体框架下,坚持“先人后物”的立场,以权利为主线,结合既有立法和学说观点进行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形成六编制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民法典体系化是其内在要求 ,我国民法典应体现人类社会开放性与稳定性特点 ,应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为此 ,民法体系应构建如下 :总则篇 ,人身权篇、财产权篇、侵权责任篇、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篇。  相似文献   

16.
《民法典》第993条未区分“商业目的”与“非商业目的”,因此不存在人格标识“二元制”保护模式的基础。该“许可”创设之权利并非“商品化权”,而是用益性债权。使用权人基于债之关系对人格标识具有“支配力”,并形成观念占有外形而受侵权法保护。第993条的主体,应扩张至“具有名称的团体”;“姓名、名称、肖像”应排除教名、重复姓名、与曾用名称重复但现已登记的名称及法人形象;“等”人格标识包括以音色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声音”和“个人信息”;第993条适用范围应进行限缩解释,以弥合“自己的”限制条件与社会现实之裂痕。我国语境下的“商品化权”,本质系《民法典》第993条、《著作权法》第24条及《商标法》第43条不同“许可”类型所创设的“权利束”,并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的兜底保护。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 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所组织了该所的教师和研究生对第九编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也在 2 0 0 3年 9月召开的年会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的议题 .本专题编发的几篇文章主要就侵权领域和夫妻财产制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研究 ,对我国《民法典 (草案 )》中的相关条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生活中的法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多,以真正体现现代社会生活中法的特征。实现法律的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法律促成并维护社会的转型,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归选择。民法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形式因素和事实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自然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分析实证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社会学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明了法律现实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宽容、综合、整体性应是我国民法现代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自助行为是民法中的一种私力救济手段,在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它的实施条件是须为自助的目的,须因情势紧急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它的实施原则是须依法定方式,须在必要的限度内.它的实施方式是扣留债务人财物,毁损债务人财物,扣留债务人人身,制止债务人对有义务容忍的行为进行抵抗.在实施自助行为后,行为人应立即申请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在错误实施自助行为的情形下,行为人应当承担过错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合同履行制度处于整个合同法律制度的核心位置。相较于其他各国民法典,我国《民法典》合同编对合同履行规则的立法安排具有自身特点:“履行”的指向为“合同”而非“债之关系”,根据合同关系的发展过程规定“履行”,“不履行”被作为违约形态纳入“违约责任”一章。《民法典》合同编在《合同法》的基础上,对“合同的履行”作出优化法定补充规则、衔接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完善情势变更制度等实质性修改以及若干形式上的修订,同时增补了“绿色”原则、债的履行规则以及“涉他合同关系”之规范。《民法典》合同编对政府指导价格及政府定价的执行、不安抗辩权的构成、债权人原因所致债务人履行困难等规则的保留值得肯定,但“当事人变化对合同履行的影响”之规定则无必要。《民法典》合同履行规则的缺憾包括合同履行原则不合理、债的履行规则不完备、“涉他关系”之规范不适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