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休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休憩,而成为一种消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产力.休闲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生活结构的快速调整和变化,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成为时间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休闲,一种是消极的休闲。我把那种主动、有一定目的性、生活意义较大的称作为“积极的休闲”,而把那种被动、漫无目的、生活意义相对较小的称作为“被动的休闲”,或称“消极的休闲”。  相似文献   

3.
罗一飞 《新东方》2010,(6):60-65
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的产品与服务,提供这些产品与服务的行业与部门的集合就形成了休闲产业。  相似文献   

4.
休闲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超越精神的对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追求。它既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加快发展休闲体育,不仅有益于民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楚汉 《广东民政》2009,(5):27-29
随着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加。公民生活总体条件明显改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6.
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由时间的增多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谐社会的内容包括劳闲平衡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共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让更多的人拥有休闲、加强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和加强休闲教育、培育人们正确的劳动观和健康的休闲观.  相似文献   

7.
王守颂 《前沿》2014,(13):146-148
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它可以让人摆脱物质主义的束缚,自由自觉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今天,休闲逐渐成为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核心因素,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8.
葛洪泽 《小康》2013,(1):75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强调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发展我国的休闲产业和建设休闲城市。我因此提出,文明休闲、创造休闲、廉洁休闲三个概念。文明休闲,就是合乎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的层次。创造休闲,就是体现创造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进行文化和科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9,(9):31-31
尽管休闲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观念,也似乎在被全体人民身体力行,但事实上由于工作族们尤其中产与白领在心态上与真正轻闲的相去甚远,休闲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原产中国的“流行伪生活方式”,为找闲的钱花了,时间花了,但心理身体都未得到达标的放松。现居美国的某文化图书公司年轻女经理人萨拉说:“这是一个观念与心态的问题,如果你只把休闲看作时尚、手段而不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休闲就只会是你生活中的一张假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急剧的社会变迁与结构分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以社会断裂为背景的精神生活的断裂样态越发显现。现阶段我国公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显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便利度与丰裕度明显提高,然而精神生活水平却没有同步递增。信仰的缺失、物欲的膨胀,不断冲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更是迫使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张力不断加大。鉴于此,探讨精神生活断裂的弥合路径,应着力于统一价值信仰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平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并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性成果全民共享,以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努力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努力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咖啡这种西式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正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咖啡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逐渐与时尚、品味、个性、商务、休闲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高品质的现代生活,我们可以预见它将来会十分有市场前景。据相关的数据统计,目前,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仅有5.5杯,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12杯,与近邻的日本人年均消费200杯和韩国人130杯的数量相比.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51年,是西藏各族人民扬眉吐气、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谱写繁荣进步新篇章的51年;是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的51年;是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51年;是祖国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最强,各民族空前大团结的51年。  相似文献   

15.
王惠 《北京观察》2006,(8):25-28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休闲已经不再是少数人所享有的“奢侈品”,它不但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且正掀起一股“休闲风暴”,引领我们进入休闲时代。  相似文献   

16.
犬,一直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养犬已逐渐成为人们休闲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因养犬带来的犬伤人、犬扰民、破坏环境卫生等现象的发生,也引发了大量矛盾和纠纷。犬这位“朋友”似乎不再可爱,治理“犬患”已成为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标准适用于社会事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而生产方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生产力。生产力的状况最终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面貌,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生产力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物质力量。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中的这种基础地位和首要作用,决定了社会要发展必须首先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并要求社会中的一切事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总是在适应自身的事物的推动下,不断突破某些事物的阻碍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生产力与各种事物的辩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载体:休闲农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方媛  索志林 《求索》2007,(10):44-46
休闲农业是随着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对休闲项目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兴起和发展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休闲农业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产业类型,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载体。本文阐述了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的意义,指出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蔡家成 《小康》2013,(1):77
提及休闲,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基本没有休闲度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不再仅仅围绕工作这一个中心转动。这要归功于中国持续三十年的高增长使得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产品、精神产品不断丰富。建国初期北京处处可见工厂。然而,休闲时代必然引起城市的变动。目前大多数地区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都在外迁。未来城市变革的方向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求知、求美、求乐和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日益强烈,满足农民群众渐趋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渴求,是文化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