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arry Harding 《当代中国》2001,10(26):55-60
According to Zhu Wenli, Chinese scholars of political economy have been examining many of the same issues as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 but have reached quite different conclusions. Chinese scholars accept the importance of globalization, but do not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is making the nation-state less relevant or international regimes more powerful. They concede that economic and other transnational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alien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but conclude that they are simply altering the ways in which nations compete for power rather than making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more cooperative. They agree that much of today's world order is rooted in American hegemony, but do not consider that US foreign policy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benign'. These conclusions have troubling implications for US‐China relations. They suggest that China will not agree to be integrat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is more likely to be competitive than cooperative.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何统一公有制与市场机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具体实践的理论成果,又要以世界眼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将之置于全球视野之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互动和交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非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世界联系和交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碳关税"作为一种与碳排放有关的政治经济博弈手段,根源于正在欧美蓬勃兴起的"碳政治"理念,服从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其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碳关税在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战略利益分配关系。本文试图从欧美不同的"碳政治"理念的形成出发,分析欧洲和美国在其特定"碳政治"理念主导下针对"碳关税"问题的不同立场,揭示各国在碳关税背后的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5.
托尼·赛奇(AnthonySaich)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与发展经济学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长期从事中国政治经济与公共政策问题研究。早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管理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赛奇教授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意义。赛奇教授是记者在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的指导教授,由于工作关系,记者在与他多次交流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了专访。记者:赛奇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收我的采访。和您认识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您教授《中…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和平崛起理念不仅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更是中国基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做出的合乎经济理性的战略选择。和平崛起理念实践价值,在于其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潮流,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市场。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主体运行的相关性来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也不是孤立的。为此,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必须系统地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变化趋势,创造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做出最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7.
邱芝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1)
政治发展模式是研究俄罗斯政治转型的核心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处于政治转型进程中,其政治发展模式随之经历了激进民主、可控民主、主权民主及延续发展阶段,呈现出权威主义的基本特点.在民主化视阀下探讨俄罗斯的政治发展模式,有助于明晰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Richard Sanders 《当代中国》2000,9(25):349-372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initiatives for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since the reforms, that of 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EA). It draws on the author's research findings from seven village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four counties that have adopted CEA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in recent years. It concludes that while CEA may indeed provide considerabl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important factors constraining its adoption and consequent extension throughout rural China, the most important being small-scale family farming reintroduced with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early 1980s. It argues that if CEA is to flourish, a more collectivised agriculture, as already practised in Village Conglomerates in some of the more affluent parts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should be encouraged.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视域中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历史的某个时段总是需要回首过去,定位现在,其目的就是前瞻未来。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研究也是如此,必须从转型前的政治文化质态分析入手,以今天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考察视域,探讨今后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出场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笔者1998年个案访谈资料,着重探讨有关夫妻平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问题.认为,中国城市家庭内部夫妻的平等问题要比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西方理论所描述的夫妻不平等关系复杂的多.只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的直接交换方式和经济资源、权力、家务付出等指标来研究夫妻平等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夫妻平等问题要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商标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应当以有关商标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公约的具体规定及其所体现精神为参照加以解决.商标犯罪中的"注册商标"应当包括服务商标;驰名商标应在刑事领域予以特殊保护,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目前难以直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商标犯罪入罪标准所涉及之"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非法经营数额"等概念,同样应结合国际法并参照有关司法解释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英文版)》2013,(2):39
1983 STRANGE FRIENDS won a special award at the 33rd West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985 YELLOW EARTH garnered the Silver Leopard Award at the 38th Switzerland 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the London Film Institute Film Award at the 29th London Film Festival.1988 RED SORGHUM clinched a Golden Bear at the 38th West Berlin 相似文献
14.
马翠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56-61
从社会经济结构角度来讲,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面临的是低度整合的前现代化社会结构,这一结构构成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构性制约因素。新中国政权建立初期主动把握这一社会结构所蕴含的政治趋向,实现了近代以来所有政治力量都无力可及的目标: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得以确立,新的政治运行机制诞生,基本达到了国家政权建设的目的。但是这一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政治现象诸如机构的精简—膨胀循环,强化行政管理体制与实施政治动员的交叠、体制条块间的权力消长、“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反复等等,都成为今后中国更长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从社会经济角度着手分析其原因,可以对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有一个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北京周报(英文版)》2019,62(13):40-41
The beginning of 2019 offered fresh evidence of a progressing Chinese economy with economic data for the first two months showing encouraging signs. 相似文献
16.
17.
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简称知识经济 ),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它是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泛指当今世界上一种新类别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今天,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管理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知识经济呼唤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在发展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中,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平台与动力;政治文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导向与保障。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两大历史性贡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政治文明与市场经济两者一定能并行不悖、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又于1885年建省。刘铭传作为首任台湾巡抚,为开发台湾建下了历史功绩。评价历史人物不必一分为二,而应择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作评论。 相似文献
20.
政治设计是社会历史政治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我们编发的这篇文章是作者政治设计研究系列论文中的首篇(作者在其《政治设计研究》一书的基础上另行写就),这是作者潜心研究两年多的成果。我们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与广大读者共同扩展这一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